1.在形象形成的过程中有三个组成部分:演员、感觉和交流的情况。
2.形象形成的特征:一致性、评价、中心特征的作用、内隐特征理论。
3.图像形成的信息整合形式:累积形式、均匀形式和加权均匀形式。
4.成像效果:
顺序效应(优越感效应,近期效应),光环效应,刻板印象,自我实现预言。
5.形象处理理论:符号互效理论、自我表现理论、情境认同理论。
6、自我表达的目的:
(1)个人期望在他人眼中树立特定的形象。
(2)个人希望建立和保护一个与自己自我概念一致的启示性形象。
7.影响自我表达的因素:情境因素、参照集体认同、他人的影响。
8.图像处理的效果:
(1)形象处理是社交的基本现实。每个人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图像处理。
(2)形象办理有助于保护咱们的真面目,使别人了解咱们的实在目的、心理特色和特性。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专升本学校专升本常见问题 上一篇:自考心理学史串讲材料十 下一篇: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资料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