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认知心理学复习名词解释一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06-25

1.生态有效性:研究结果也应该适用于世界上的自然行为。P11

2.人工智能:它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这种计算机科学关心如何创建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显示出通常只与人类相关的智能行为。简单的人工知识是探索如何尽可能高效地完成任务的一种方式。P15

第二章

3.感觉:是利用我们以前的常识,收集和解释我们的感觉所记录的影响的过程。P23

4.形式识别:指对感官影响的无组织排列的识别。P23

5.模板匹配理论:它将一个影响与一组模板,即存储在我们记忆中的一些特定形式相比较。在比较了许多不同模板的影响后,我们注意到最佳匹配模板。这个理论强调影响要和模板精确匹配。P24

6.原型模型:与模板匹配理论相比,原型模型灵活得多。根据原型模型,我们的记忆储存一般和理想化的形式或原型。当我们看到一个影响时,我们将其与原型进行比较。不同于模板匹配理论所要求的精确匹配,根据原型模型,影响力和原型之间的匹配不需要很精确。P25

7.差异特征模型:我们在几个特征的基础上区分影响。这些区分不同影响的特征被称为差异特征。在解释人们如何识别字母时,该模型假设每个字母的特征成分都存储在人们的记忆中。差异特征模型假设字母的差异特征是恒定的,不管字母是手写的、打印的还是打字的。P26

8.整体的优越感效应:当要求识别整体时,某些特征的性质,即某些特征是否与整体特征匹配,并不影响整体的感觉。但在要求识别零件时,所有特征的性质,即所有特征是否与部分特征匹配,影响零件的感觉。这些结果表明,在感觉过程中有整体优先权。因此,它的结果形式被称为全优势效应。P28

9.多少离子:在一个叫做成分识别的理论中,研究了三维形状的分类。这种成分识别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具有特定考察视点的物体可以通过放置一些简单的三维形状来表征。这些简单的三维形状叫做几个离子。P31

10.自下而上的处理形式:我们评论的形式识别侧重于自下而上的处理,也称为数据驱动或影响驱动的处理,强调影响本身在形式识别中的重要性。P33

11.自上而下的加工:我们头脑中的常识和希望可以引导我们去感受对象。这样,除了自下而上的加工,形态识别还涉及到另一个重要的过程,即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驱动的加工。这种处理侧重于概念和高级过程对表单识别的影响。P33

12.单词优越感效应:是指当一个字母(如k)出现在一个单词(如work)中时,我们能比它出现在一个非单词(即一串不相关的字母,如orwk)中更快更准确地识别出来。P34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专升本学校专升本常见问题

上一篇:自考认知心理学复习名词解释三                  下一篇: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资料二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