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类别:汉语言文学专业升本
二.笔记的准备
1.本评估大纲参照吴甘虎主编辑《当代写作教程》教材编写。
2.本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考。
三、课程评价的要求和知识点
写作的学习包括理论学习、阅读和写作实践。三者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使理论学习更加生动,而且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者的实际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欣赏和写作水平。考试内容分为“基础理论知识”、“文体写作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四个部分,包括客观知识和主观能力的考核。这个大纲中有一个“理解解释”的提法,就是要求考生在回答问题时,既要复述知识,说明道理,又要以具体语言材料的分析评价为例。
具体的知识点和评估要求如下:
(一)基础理论知识
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具有普遍意义、能够指导写作实践的基础理论。比如一篇文章应该由哪些要素组成?在写文章的具体过程中,为什么要注意以及如何收集和使用材料,提炼主题,安排结构,润色语言。
1.主题
(1)识别和理解主题的含义和形成过程;
(2)了解主题的地位和作用;
(3)掌握提炼和确立文章主题的基本方法;
(4)了解并说明确定主题的要求。2.材料
(1)记忆和理解材料、材料、科目、数据等相关概念;
(2)掌握收集资料的三种基本方式:观察、调查、阅读;
(3)了解和解释材料选择和整理的原则和要求。3.结构
(1)识别和理解结构的含义和要素;
(2)学会理清脉络和线索,分清主次和细节;
(3)了解并说明结构的基本要求。比如:打磨开头和结尾,划分段落和层次,设计流程和打理。
4.表达
(1)识别和理解五种表达方式的含义和类型;
(2)掌握五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和作用;
(3)理解并说明如何在写作练习中灵活运用这五种表达方式。
5.语言和风格
(1)识别和理解语言是写作工具,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
(2)了解和讲解使用语言的基本要求、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明确健康优秀文风的基本特征,积极倡导清新活泼的文风。
(2)文体写作知识1、记住人物和叙事散文
(1)识别和理解“散文”的主要特征和记人、叙事散文、小说等写作风格的异同,以及传播特征;
(2)理解和说明写作和叙事散文需要处理的几个问题——写“真”和记“实”,举好例子:“人”见人品,“物”有浪;合理想象,真实再现;理性与理智并存,深化主题;
(3)阅读例句等相关作品,结合知识学习,提高记人和记叙文的创作能力。
2.诗歌写作
(1)了解诗歌的文体特征和艺术魅力;
(2)认知诗歌创作规律;
(3)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捕捉意象,激发灵感;修行严谨,意境悠远;整理形象,创造意境;锻炼语言,修辞,句子。阅读例句等相关作品,结合知识学习,提高诗歌创作能力。
3.小说写作
(1)了解小说的含义和分类;
(2)熟悉小说的特点;
(3)了解和掌握小说创作中的意境、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环境安排、技术创新等技术操作。阅读例句等相关作品,结合知识学习,提高写故事的创作能力。
(3)作品阅读分析
除了测试与作品相关的基本写作理论知识和文体知识,这一部分还考察了学生欣赏书面材料的能力。下面是一些考核方式的例子(考题灵活运用课后其他语言材料):
《笑语》作者:冰心(略)
1.记住这是一篇抒情散文;
2.简单说明一下本文选择了哪些材料,哪些是实拍,哪些是虚积,以及它们是如何串联的。
3.总结本文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意图和理想追求;
4.用实例说明这篇文章如何善于借景抒情,富有诗意的哲理。
(4)构成
写作主要考察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综合考查考生的思想认识、知识积累、理论素养和思维能力等。
作文考试的基本要求是:思维正确、感情健康、观点清晰、材料丰富、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标点规范、文笔工整、书面语干净,从内容的选择到形式的采用都能满足具体文体的要求。
根据写作学科的学习内容和人们的实际工作生活需要,考生应重点培养和提高叙述、讨论、讲解等写作技能。例如:
1.命题作文——题目本身是作者叙述的主要内容或具体对象;
2.物质构成——要求作者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透过个别事例揭示普遍意义,或因小见大。同时,它可以运用适当的文学风格来表达相关的内涵。
四、课程评估的实施要求
1.评估方法
本考核大纲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使用,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2.考试命题
(1)本评估大纲的命题内容涵盖了教材的主要内容。
(2)试题与不同能力水平的比例为:记忆知识占20%,理解知识占30%左右,应用能力占50%左右。
(3)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易30%,中50%,难20%。
(4)本课程的试题包括填空空题、选择题、简答题、随笔题、作文题。
3.课程考试成绩评估
试卷面上的成绩就是这门课的成绩。五.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
吴干虎,主编。当代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书目
[1]董晓宇主编。现代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魏天骄主编。基础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江西专升本 上一篇:2021年南昌师范学院专升本高等数学考试大纲 下一篇:2021年南昌师范学院专升本学前教育综合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