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教材大纲第二编第三章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2-01-19

第三章 两汉辞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两汉辞赋的主要作家作品。

  学习要求:①熟知两汉辞赋创作始终存在两种文体类型;②理解并掌握两汉辞赋的发展演变;③重点掌握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刘歆、王褒、张衡、赵壹、祢衡的辞赋创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理解:①两汉辞赋的发展脉络;②汉赋文体渊源。

  (一)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

  理解:①西汉初期辞赋创作概况;② 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 的创作特点。

  应用:①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点;②枚乘《七发》的创作特点及其开创大赋体式的贡献;③比较贾谊、枚乘赋作的特点,把握汉初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

  (二)司马相如、扬雄与汉大赋的勃兴

  识记:①司马相如的生平及其辞赋篇目;②扬雄的生平及其赋作。

  应用:①《天子游猎赋》创作意图和客观效果;②《长门赋》的艺术特点;⑧《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的主要特点;④扬雄大赋的创作特点及其贡献。

  (三)谣汉中后期的其他辞赋创作识记:①纪行赋;②咏物赋。

  理解:①汉武帝《李夫人赋》的艺术特点;②班婕好《自悼赋》的艺术特点;③东方朔《答客难》、《非有先生论》;④司马迁《悲士不遇赋》;⑤孔臧《杨柳赋》、《蓼虫赋》。

  应用:①刘歆《遂初赋》的艺术特点及其贡献;②王褒《洞箫赋》在咏物赋发展中的地位。

  (四)东汉辞赋的发展演变

  识记:①京都赋;②抒情小赋。

  理解:①东汉辞赋创作大势;②班彪《北征赋》;③冯衍《显志赋》;④蔡岜《述行赋》;⑤班固《两都赋》。

  应用:①赵壹赋的创作特点;②祢衡《鹦鹉赋》的艺术特点;③张衡的赋创作及其在赋史上的地位。

第一编 1 2 3 4              
第二编 1 2 3 4              
第三编 1 2 3 4 5 6 7        
第四编 1 2 3 4 5 6 7 8 9 10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第三章文学史中国古代大纲

上一篇:全国2012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教材大纲第二编第二章                  下一篇:全国2012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教材大纲第二编第四章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