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指导:自考生如何成功跨专业考研呢?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06-17

自考难,自考考生考研更难,更别说跨专业考试了!让我们感受一下自考考生成功跨专业考试的艰辛之路。


自考难,自考考生考研更难,更别说跨专业考试了!让我们感受一下自考考生成功跨专业考试的艰辛之路。

去年9月,刘洋以研究考试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生。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记者在北师大图书馆门口见到了刘洋。他刚刚借了一些中国先秦思想史的参考书。作为2007年80多名研究生中唯一一名自学成才的考生,刘洋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告诉自己只有比别人更勤奋,才能不落后。

差一分,毕业晚一年

考研前,刘洋已经取得了新闻学的毕业证、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这期间他经历了一次自考通过六门课的成功,也经历了一年后因为差一分而毕业的失落。

高考期间,平时540分左右的刘洋,只考了不到500分,心情一落千丈。与家人商量后,他于2001年9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新闻专业。接下来的一年半,他一共通过了16门考试,把班里其他同学远远甩在后面。这时候刘洋有点得意忘形了,觉得自己基础好。考试前稍加复习,他就能轻松通过考试。2003年10月的自考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报考的五门课程只有一门及格。大专的《广播电视新闻》只考了59分。因为这门课和另一门必修课在考试时间上的冲突,他的毕业时间推迟了一年。2006年考研原计划被打乱,刘洋在朋友面前流下伤心的眼泪。

这个挫折并没有让刘洋沮丧。他调整了心态,决心把剩下的科目考一次。每天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还要学习七八个小时。凌晨两点,他带着宿舍同学的鼾声睡着了;早上7点,他是第一个起床学习的人。国庆假期,其他同学回家或者出国旅游,教室里就刘洋一个人。

经过努力学习,刘洋于2005年10月通过了所有自考科目。同年,他通过了四六级。2006年6月,他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文凭。

11厚书,见泪

刘洋的书架上有11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课初试规定的教材,包括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乍一看,没什么特别的。随便看了其中一本,惊讶的发现书的几乎每一页都有很多注释。

本科毕业后,刘洋准备考研。他一直想成为一名历史老师。他认为报考北师大中国古代史专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买了所有专业课的教材后,刘洋被蒙蔽了。厚厚一叠,一共11个。刘洋决心一本书一个人“啃”,每一章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认真读完。他在空做了详细的笔记,当时很难理解。刘洋每天花16个多小时看书。长期看书眼睛疼,经常不自觉流泪,就靠眼药水缓解疲劳。几个月后,他用完了七八瓶眼药水。

凭借顽强的毅力,刘洋在短短四个月内完成了历史专业需要四个学期才能完成的课程。因为前期基础扎实,后期复习看的越来越快,最后只用4天就能复习完专业课。凭借自考中培养出来的超强自学能力,直到考研复试阶段,刘洋没有报任何公共课辅导班,备考全靠他自己。

复试第二,拿下北师大

刘洋以总分333分进入复试。除了他以外所有进入复试的人都是全日制高校历史专业毕业的,对他非常不利。面对考官的提问,刘洋只回答了一半。结果第一次复试后,他没有被录取,而是被调到史学院进行新一轮的面试。没有被暂时打败,经过短暂的心理调整,他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次采访中,刘洋改变了自己保守的风格,在自我介绍环节展现了自己自学成才的状态。他对考官说:“自学考试让我学会了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虽然我本科没有学过历史,但是我认真学过历史专业本科的所有专业课。请各位老师公正的评价我。”在提问环节,刘洋没有受到前天面试的影响,像书一样回答考官的问题,最后顺利录取。

研究生入学后,刘洋证明了考官的选择是正确的。上学期期末考试,他6门考试成绩名列前茅,3门专业课成绩都在85分以上。他也以自己不懈的努力赢得了导师的赞誉。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自考专升本

上一篇:乐贞教育:克服自考复习过程中的问题妙招                  下一篇:2018年4月自考经验:记忆类科目考试的应试技巧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