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目的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考试的目的是考查学生运用微生物学知识解释自然界微生物现象、分析和解决微生物学基本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考试要求从低到高分为“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理解”是指学生对所涉及的问题及相关实验的现象有所了解,并能进行定性解释。他们还应该知道与问题直接相关的基本操作的含义。“理解”是指学生对内容(包括定义、原则、方法等)要清楚。)这些都是需要理解的,可以用来分析和解决基本的微生物学问题。“融会贯通”是指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准确、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操作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对象
2014年晋升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1.考试方式:闭卷和笔试。
2.评分方式: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90分钟。
4.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
对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的全面考察是本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的原则是题目多,题目范围广,最基础的知识约占60%,稍灵活的题目约占20%,难的题目约占20%。客观性话题约占50%。
5.主题类型
(1)名词解释(本题目有5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3分,共15分。)
(2)填写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3)选择题(本大题有10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20分。)
(4)真或假(本题目10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1分,共10分。)
(5)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道小题6分,共30分。)
(6)作文题(本题目由1个小项目组成,每个小项目10分,共10分。)
四、考试内容、要求及各部分分数
(1)引言这部分评分5分左右
1、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和特征。它可以分析和解决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区别问题。
2.了解微生物的类群,在生物世界中的地位,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分支,微生物与生物工程的关系。可以分析解决三组微生物的问题。
(2)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这部分的分数大概在5分左右
1.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把握巴斯德和科赫的贡献。
(3)原核生物这一部分的得分在10分左右
1.了解细菌的大小和形态,掌握细菌细胞壁、孢子、荚膜、鞭毛等结构的特征和成分,掌握细菌的繁殖方式和培养特性,掌握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细胞结构和细菌革兰氏染色的技巧,分析解决菌株纯度、菌种鉴定和鉴定问题。
2.掌握放线菌的菌丝结构、繁殖方式和培养特性,掌握显微镜观察放线菌细胞结构的技巧,分析解决放线菌菌株纯度问题,鉴定和鉴别菌株。
3.了解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原核微生物的特征。可以分析解决区分各种原核微生物的问题。
(4)真核微生物这部分的得分在10分左右
1.掌握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分析解决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区分问题。
2.掌握酵母的细胞结构、繁殖方式和培养特性,掌握显微镜观察酵母细胞结构的技巧,分析解决酵母菌株纯度问题,鉴定和鉴别菌种。
3.掌握霉菌的菌丝形态、繁殖方式和培养特性,掌握显微镜观察霉菌细胞结构的技巧,分析解决霉菌菌株纯度问题,鉴定和鉴别菌株。
(5)这部分病毒评分10分左右
1、掌握病毒的定义。可以分析解决病毒区别其他生物的问题。
2.了解病毒的形状和大小,掌握病毒的结构特征和化学组成。
3.了解和掌握病毒增殖过程,了解温和噬菌体、强毒噬菌体、前噬菌体和溶源菌的概念,掌握一步生长曲线的概念以及三个时期和每个时期的特点。可以分析求解一步生长曲线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4.了解常见的昆虫病毒和植物病毒。
5.了解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分析解决病毒识别问题。
(6)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这部分的分数在10分左右
1、掌握微生物的六大类营养元素和功能。
2.了解和掌握四种微生物营养的特点和差异。它可以分析和确定不同微生物营养类型所需的不同培养条件。
3、掌握微生物获取营养物质的四种方式及其特点和差异。
4.了解培养基的定义,掌握培养基的选择和设计原则,培养基制备的一般步骤和培养基的种类。具备熟练的准备和培训技能。
(7)微生物的代谢这部分的分值在10分左右
1.了解微生物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的定义。
2.了解微生物的分解代谢过程。
3.掌握微生物特定的合成代谢。
4.了解和掌握微生物两种代谢调节模式的原理和特点。具体问题可以用酶合成调控的操纵子理论来分析。
(8)微生物的生长这部分的分值在10分左右
1、了解微生物的个体生长特征。
2.了解分批培养、连续培养和同步培养的概念和区别,掌握细菌生长曲线的概念、四个时期及其特点,掌握连续培养和同步培养的方法。
3.掌握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测量微生物数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了解其他测量微生物生长的方法。具备显微镜直接计数和平板菌落计数的技能。
4.掌握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可以分析解决温度、氧气、水、紫外线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9)微生物的控制和菌种的保存这部分的分值在10分左右
1、掌握消毒灭菌的概念。掌握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及影响消毒灭菌的因素。实验操作中的消毒灭菌能力。
2.了解和掌握防止应变退化的概念、原因和措施。它可以分析和解决应变退化问题。
3、了解和掌握菌种保藏的目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分析解决菌种保存问题。
(10)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部分的分值在10分左右
1.了解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知识。
2.掌握质粒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典型质粒。
3.掌握基因突变的定义、类型和途径。掌握营养缺乏、耐药突变等表型变化。能分析解决突变分离问题。
4.了解并掌握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法,如转化、转导、接合等。它可以分析和解决转化、转导和接合的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
(11)感染和免疫评分5分左右
1.掌握感染、免疫、外毒素、内毒素、超敏反应、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等概念。
2、了解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机体的免疫功能。它可以分析和解决由病原菌引起的宿主传染病问题。
3.掌握身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了解免疫学方法的应用。能分析和解决免疫学问题。
(12)微生物生态学这部分的分数在5分左右
1.了解生态学基础知识。掌握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特点。
2.了解自然界的微生物。
3、掌握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4.了解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动词 (verb的缩写)考试要求
这门课的考试是闭卷考试。考生不得携带任何纸张、教材、笔记本、作业本、参考资料、电子读物、电子电器和参考书进入考场。
第六,绩效评估的方式
100%在辊表面
七、主要参考书
1.《微生物学》,沈平、陈向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第9次印刷
2.《食品微生物学》贺国庆、贾英民丁李姣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2版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上一篇:2014年荆楚理工学院普通专升本食品化学考试大纲 下一篇:2014年荆楚理工学院普通专升本印刷色彩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