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荆楚理工学院普通专升本发酵工艺学考试大纲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05-11

荆楚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发酵技术课程考试大纲:

教材:《发酵技术》,何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年8月第2版

一、考试的目的

《发酵技术》课程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学生运用发酵技术知识解释自然界发酵现象、分析和解决发酵技术基本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考试要求从低到高分为“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理解”是指学生对所涉及的问题及相关实验的现象有所了解,并能进行定性解释。他们还应该知道与问题直接相关的基本操作的含义。“理解”是指学生对内容(包括定义、原则、方法等)要清楚。)并能分析和解决发酵技术的基本问题。“融会贯通”是指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准确、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操作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对象

2014年被提升到生物工程这个专业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1.考试方式:闭卷和笔试。

2.评分方式: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90分钟。

4.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

对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的全面考察是本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的原则是题目多,题目范围广,最基础的知识约占60%,稍灵活的题目约占20%,难的题目约占20%。客观性话题约占50%。

5.主题类型

(1)名词解释(本题目有5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3分,共15分。)

(2)填写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3)选择题(本大题有10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20分。)

(4)真或假(本题目10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1分,共10分。)

(5)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道小题6分,共30分。)

(6)作文题(本题目由1个小项目组成,每个小项目10分,共10分。)

四、考试内容、要求及各部分分数

(1)引言这部分评分5分左右

1、掌握发酵、发酵工程的概念。

2.了解发酵行业的发展历史。

3.了解现代生物技术与发酵工程的关系;

4.掌握微生物发酵产品的种类。可以分析解决各种微生物发酵产物的区分问题。

5.掌握发酵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它可以分析和解决深层培养和发酵的基本过程问题。

(2)菌种选育的理论和技术占10分左右

1、了解菌种选育的目的和基本理论。

2.掌握自然繁殖的一般过程和主要步骤。能掌握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技能,并能分析和解决单孔悬浮液的制备问题。

3.掌握诱变剂的种类、特性和诱变机理;掌握诱变育种的主要环节;了解突变株高产基因的表达情况。能掌握紫外诱变的技巧,能分析解决出发菌株的选择、诱变剂、诱变剂用量、影响诱变效果的因素等问题。

4.了解原生质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分析解决区分不同育种技术的问题。

(3)这部分培养基评分10分左右

1、了解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及其在发酵中的作用。

2.熟悉工业发酵中培养基的类型。它可以分析和区分各种媒体的类型。

3.掌握工业发酵培养基的设计和优化方法。具备熟练的准备和培训技能。

4.掌握影响培养基质量的因素。它可以分析和解决影响培养基质量的问题。

(4)灭菌和灭菌评分15分左右

1、了解高温湿热杀菌、介质过滤杀菌等杀菌原理。实验操作中的消毒灭菌能力。

2、掌握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和控制方法,掌握批量灭菌和连续灭菌的工艺和操作要点。能分析解决批量灭菌和连续灭菌操作的问题。

3.了解无菌空气体的制备方法,掌握空气体的过滤和灭菌过程。能够在洁净工作台上进行无菌操作。

4、了解无菌检查的方法,掌握污染后的处理方法,掌握被污染噬菌体的处理方法。能够判断细菌污染,分析、解决和处理细菌污染后的问题。

5、掌握细菌污染原因的分析,掌握均匀细菌污染的要点。能分析解决防止细菌污染的问题。

(5)生产菌株的制备和保存这部分评分10分左右

1、掌握孢子和种子制备的一般方法。准备孢子和种子的能力。

2.掌握影响孢子和种子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措施。可以分析和解决孢子和种子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问题。

3.掌握菌种保藏的目的、原则和方法;掌握菌种复壮方法;了解国内外主要菌种保藏机构。可以分析解决菌种降解和菌种保存问题。

(6)发酵过程中的供氧这部分的分值在5分左右

1、了解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了解氧气在液体中的溶解特性,掌握影响微生物需氧量的因素。

2.了解氧转移的过程和阻力,掌握溶液中氧转移的理论。它可以分析和解决溶液中的氧转移问题。

3.掌握影响氧传递驱动力的因素和影响液相体积氧传递系数的因素。它可以分析和解决影响氧传递驱动力的因素和影响液相体积氧传递系数的因素。

(7)发酵过程的控制这部分的分值在30分左右

1.了解发酵过程控制的意义和模式。

2.熟悉不同分类依据下微生物的发酵类型。

3.了解发酵过程的主要控制参数。

4.了解一级代谢和二级代谢的变化规律。

5.了解影响细菌浓度的因素,掌握细菌浓度对发酵产量的影响,掌握最佳细菌浓度的确定和控制。它可以分析细胞浓度对发酵产量的影响,解决确定和控制最佳细胞浓度的问题。

6.掌握碳源、氮源、磷酸盐的影响和控制。可以分析碳源、氮源和磷酸盐对发酵的影响,解决其控制问题。

7.了解温度对发酵的影响,掌握影响发酵温度变化的因素和最佳温度的选择。可以分析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影响发酵温度变化的因素,解决最佳温度的选择问题。

8.了解pH值对发酵的影响,掌握发酵过程中pH值的变化规律,掌握最佳pH值及其选择,了解pH值的调节方法。它可以分析发酵过程中pH值的变化规律以及pH值对发酵的影响,解决最佳pH值及其选择的问题。

9.了解溶解氧的变化规律,溶解氧在发酵过程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溶解氧控制对发酵的影响。能分析解决溶解氧控制问题。

10.了解CO2对发酵的影响,废气中CO2浓度与生物量的关系,pH值与废气氧的关系,呼吸商与发酵的关系。可以分析解决CO2对发酵的影响。

11、了解泡沫产生的原因,了解泡沫产生的不良后果,熟悉泡沫在发酵过程中的消长,掌握泡沫的控制,熟悉常用消泡剂,了解消泡剂的增效措施。可以分析泡沫产生的原因,泡沫产生的不良后果,以及发酵过程中泡沫的消长规律,解决控制泡沫的问题。

12、了解发酵终点的控制。

(8)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这部分的分数大概在5分左右

1、了解初级代谢产物及其特征;了解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特征;了解和掌握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的关系。可以分析解决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的关系。

2.了解次级代谢产物的构建单位和合成途径。

3.了解次生代谢产物构建单元的合成和连接,以及合成后产物的修饰。

(9)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控这部分评分10分左右

1.了解和掌握诱导调节和反馈调节的机制。能分析解决诱导调节机制和反馈调节机制的问题。

2.掌握碳分解产物、氮分解产物和磷酸盐的调控机制。可以分析和解决碳分解产物、氮分解产物和磷酸盐的调节机制。

3.了解细菌生长率的调节机制和化学调节因子。

动词 (verb的缩写)考试要求

这门课的考试是闭卷考试。考生不得携带任何纸张、教材、笔记本、作业本、参考资料、电子读物、电子电器和参考书进入考场。

第六,绩效评估的方式

100%在辊表面

七、主要参考书

1.《发酵工艺原理》,邓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1版,2011年2月

2、《发酵技术》白秀峰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年8月1日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上一篇:2014年荆楚理工学院普通专升本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下一篇:2014年荆楚理工学院普通专升本口腔解剖生理学考试大纲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