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一般原则
大学语文考试旨在考察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实际水平,从而选拔合格的专科生继续深造。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趣味性、综合性的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主要载体之一,体现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作为培养健康大学生的共同因素之一,该学科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写作和欣赏),增强他们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拓展他们观察世界的视野,挖掘他们认识世界的深度。
三、考试内容
根据指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考试的具体内容如下:
(1)《剑家》
1.关于诗经的基础知识。
2.风雅颂赋比兴。
3.“温柔敦厚”的朦胧含义和审美特征。
(2)《民族战争》
1.《楚辞》与《诗经》在文学形式和审美风格上的比较。
2.屈原的悲剧。
3.《国殇》的场景描写与其大胆悲壮的审美意蕴的关系。
(3)《东门》
1.汉代文学:
一、汉赋(代表作家)。
b、汉乐府:“感悲喜,生事”的特点。
C.《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内容。
2.《东门之旅》的戏剧性特征。
(4)“饮酒”
1、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
2.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
3.《饮酒》诗有“忘世”、“忘我”、“忘言”三个层次。
(五)“勇”
1.从阮籍隐居、酗酒、写诗、长啸、多礼来看魏晋时代。
2.分析用现实写诗和表达感情的技巧。
(6)《春江花月夜》
1.唐诗四个阶段(列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2.《春江花月夜》的结构特征。
3.《春江花月夜》的意境:诗、画、哲学交融的境界。
(七)“会入酒”
1.盛唐气象的内涵。
2.关于李白:侠、道、儒(盛唐造就的诗人性格结合积极入世、人才匮乏甚至消极悲观)。
3.李白诗风:以气制诗,雄壮飘逸。
A.技巧:夸张和想象。
B.诗体:以乐府为主的诗体。
c、情绪:自我意识强,情绪大起大落。
d语言:清新自然。
4.《江》如何体现李白的诗风?
(8)“攀登”
1.关于杜甫及其诗歌:“诗圣”与“诗史”的渊源。
2.上行赏析:古今七律为先。体会一下三重“十四字之间,有八层意思”。
(9)《金色记》
1.李商隐诗歌的特点。
2.《锦瑟》中典故的运用。
(10)《山园小美》
1、林逋的《梅妻鹤子》。
2.欣赏《山园小美》。
(11)《浪淘沙》
1.掌握宋词概貌。
2.李煜前后词体及其变化。
3.欣赏单词(绘画和对比)。
(12)《浣溪纱》
1.理解“情思”这个词的艺术特征。
2.懂“无奈花落,似曾相识颜归”之美。
(13)《苏慕哲》
1.苦难的人生经历对范仲淹成长和成功的影响。
2.这个词融合了场景,具有风景衬感情的特点。
(14)《江城子》
1.苏轼的人格:“过时”,老实旷达。
2.《江城子》中素描技法的运用。
3.比较一下《江城子》(苏轼)和《折谷天》(贺铸)。
(15)《醉花吟》
1.李清照前后期词的风格。
2.了解这个词在情感表达上的“含蓄”特征。
3.具体分析一下把云放在月亮上面的技巧。
(16)《告别剑桥》
1.理解徐志摩的“剑桥理想”。
2.分析这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7)孔孟语录
1.了解孔子的生平,掌握孔子的思想(“仁”、“礼”)。
2.《论语》与《孟子》风格比较。
3.试描述一下《孔孟语录》的“时间性”。
(18)《向刘一汇报樟树》
1.本文描述的三种典型面膜。
2.本文的艺术手法(漫画、对比)。
3.理解本文描述的现象的跨时代意义。
(19)乌篷船
1.周作人人生经历的启示。
2.周作人散文如何体现“平和冲淡”的特点?
(20)《世说新语》
1.魏晋风度的内涵。
2.魏晋南北朝的“知人”、“知怪”小说。
3.《世说新语》的艺术风格及其在本文中的体现。
(21)《宝玉被打》
1.红楼梦的悲剧。
2.宝玉被打的原因。
3.分析贾政、鱼宝、戴宇、宝钗等人物,这都体现在“鱼宝挨打”事件上。
(22)《伤逝》
1.鲁迅小说的现代性特征。
2.分析《伤逝》中的人物。
3.分析悲剧原因。
(二十三)《言传身教》
1.汪曾祺作品。
2.分析自然风光、风俗人情的描写与表达主题的关系。
(二十四)“遇险”
1.小说的主题和“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
2.小说中“人”与“人马”关系的对比手法及作用。
3.具体分析如何用对话来表达人物性格和心理。
第四,指定教材
《大学语文》(王志林、修红梅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2日)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上一篇:武汉工程大学2014年普通专升本《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下一篇:黄冈师范学院2014年普通专升本旅游管理专业《专业综合》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