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专转本大学语文模拟题4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3-04-07

2022年江苏专转本大学语文模拟题4

湖南专升本问答

2022年江苏专转本大学语文模拟题4

湖南统招专升本培训课程

一、语文知识(本大题共15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轮廓简朴撼卫铿锵有力

B.兴衰苍桑辨别千姿百态

C.雕像相貌朦胧灿烂夺目

D.遗漏干瘪焦灼赏心阅目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可以用句末所给成语进行替换的项是

A.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梦想必须依靠扎实的努力才能照进现实。(一挥而就)

B.先生杨公之弟子,立朝大节足以廉顽立懦,故文公以刚毅近仁称之。(破旧立新)

C.“暂时的失利比暂时的胜利好得多”,法拉兹这句话可谓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D.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推进科技创新,应当有.马当先的气魄。(- -枝独秀)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转轨,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强化创新驱动,这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定 要走的必由之路。

B.北京市首家24小时无人智慧书店在通州区北京国际图书城开业,它在方便读者购书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C.根据新近发布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数据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共开放312天,接待观众总数8062625人次。

D.一张小小的第二代身份证,竞被汉语言专家们挑出了四个语病,面对如此混乱的用语、用词、用字的状况,让人忧虑。

4.下列三组是推荐学生阅读的书目,每组书目须拟-一个标题,所拟标题与各组书目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一组:《武夷山脉》《中国地理百科》《瓦尔登湖》《徐霞客游记》

第二组:《不抱怨的世界》《积极思考的力量》《马克思传》《哲学的故事》

第三组:《白鹿原》《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些人,那些事》《风中的院门》

A.钟灵毓秀-他山之石-人间百态

B.自然风物-人生智慧-人间百态

C.钟灵毓秀-人生智慧-百家争鸣

D.自然风物-他山之石-百家争鸣

5.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 -项是( )

A.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反问, 夸张)

B.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夸张、比喻)

C.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赶走那妒忌的月亮。(比喻、拟人)

D.车过故乡,钱塘江隔岸的青山,万笏朝天,渐渐露起头角来了。(借代、拟人)

6.、下列有关文学 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荀子》为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B.贾谊,西汉洛阳人,文学家,世称贾长沙。他的思想基本.上属于儒家-一派。所著政论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有名,辞赋《吊屈原赋》最有名。

C.韩愈,字退之,河阳人,韩氏郡望为昌黎,每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苏轼称他是“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孟子,名轲,字子舆,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思想核心是“施仁政”,在人性问题上,针对荀子的“性恶论”而提出“ 性善论”。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是王维和孟浩然,此外还有常建、祖咏、裴迪等人。他们专写山水田园诗,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B.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是高适和岑参。因为他们都有边塞生活的实际体验,所以,其边塞诗成就最高。

C.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张若虚、刘希夷、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到盛唐时,高适、岑参的边塞诗,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开拓了唐诗题材。

D.李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誉。他的诗境界阔大,想落天外,既有奇异瑰丽的浪漫笔调,又有真挚质朴的人情味。白居易曾经赞美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汉魏间,曹操与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在文学上均有很高的成就,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B.杜牧的《阿房宫赋》辞藻华美,思想深刻,借秦朝亡国的教训讽谏唐统治者引以为戒。

C.当代著名文学家孙犁的小说《荷花淀》风格秀雅隽永,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品。

D.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形象。

9.早在西汉时,便出现了扬雄的(),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方言词典性质的汉语比较方言词汇集,在世界方言研究史上也占重要地位。

A.《方言注》B.《方言疏证》C.《方言笺疏》D.《方言》

1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纪传体”中的体裁形式? ( )

A.本纪B.传C.书D.志

11.语言修辞在古诗文中十分常见,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更鲜明生动。下面最能表达当时情境的句子是( )

一天晚上,云淡风轻,苏轼和朋友黄庭坚对月赏梅。苏轼之妹苏小妹走过来,面对此景,不禁吟诵出“”,二人倾倒。

A.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B.轻风吹细柳,淡月照梅花

C.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D.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12.以“也”字为句尾词,《论语》、《孟子》及先秦诸子已多见,宋人散文亦好用之,其中使用“也”字形成特殊风格而最为后人所称颂的文章是( )

A.苏洵《六国论》B.苏轼《留侯论》C.曾巩《墨池记》D.欧阳修《醉翁亭记》

13.下述关于武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刺史:原为巡查官名,东汉后成为州都一般军政长宫,也称太史。

B.经略:边防军事长官,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

C.都督:张艺谋的最新大片《影》中邓超饰演都督,那是军事长官和领兵将帅的官名。

D.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到唐朝白居易任京兆府户曹参军时已经正为地方官员的职位。

14.下列对中国现代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戴望舒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象征人的愁心。

B.《断章》诗中用几个简单的意象、词语,营造了两组优美的意境,构成了一种象征暗示境界,很好地承载了诗人深刻的哲学思考。

C.《雨巷》借江南小巷的阴沉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 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错误》-一诗中,诗人运用了中国传统古奥贷歌的意象,如“莲花”“柳累”“东风”等,从而一再表现了郑愁予中国性的最根本的所在。

15.下列有关外国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B.“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特别是小说和电影中广为应用的写作技巧。“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哥德、席勒,法国的雨果、乔治●桑,英国的雪菜、拜伦。

C.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美国“颓废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 年凭《桥边的老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品还有《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

D.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流萤集》等被大量介绍到中国,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

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8小题,共2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6小题,每小题2分。问答题2小题,每小题4分)

(一)现代文阅读

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

篆书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书法艺术也在继承了秦代小篆写法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

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采用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秦代篆书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就是李斯所写的泰山、峄山、琅琊台、会稽、之罘等刻石。李斯是法家人物的代表,法家之于审美采取的是“好质而恶饰”的主张,反对各种形式的装饰。这也正是李斯小篆“省大篆之繁縟以趋简易”、笔画粗细均等、结体平正匀齐的原因。

秦亡汉兴,汉初采用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治国,汉武帝时又采用了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法家的审美思想相比,道家审美观超越了功利性的羁绊,而儒家审美观则强调了文(饰)与质的辩证统一关系。讲实用性也讲审关性、这是汉代美学思想对秦代美学思想的突破,也是汉代艺术繁荣发展的一个原因。

如果说以道、儒思想取代法家思想促使汉代审吴起于开放,那么,地域文化对于汉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说道:“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汉起于楚地,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国地区。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

与北国文化不同的是,这种弥漫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南国楚文化充满了想象、神人交织、赤兔金鸟、羽人戏....就像屈原《离骚》中所说的那样,“佩缤纷其繁饰兮,芳霏霏其弥章”。注重雕饰、充满想象,是其显著的审美特征。汉赋、汉帛画、汉雕塑、汉画像石等无不彰显着这种缤纷浪漫的情怀。

书法也是如此,汉代篆书线条一改秦篆的“玉著”式样,提按波变,跌宕流动,充满了节奏变化。起笔时或藏或露,少有雷同;收笔处或作悬针,或为垂露,姿态万千;转折处或提或按,方圆兼备,虚实相生。瓦当铭文更能随形布势,随意生态,活泼多变;缪篆屈曲回环:鸟虫篆,笔画作鸟、虫、鱼状,更是将篆书的装饰意味、浪漫色彩发挥到了极致。

“圣人立象以尽意”,汉代流动瑰丽的篆书,所表达的正是汉代崇尚浪漫、重视装饰的审美追求。森严的秦文化之“法”与浪漫的楚文化之“意”在汉代篆书里交融,开创了中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16.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审美上,以李斯为代表的法家反对各种形式的装饰,他的小篆笔画粗细均等、结体平正匀齐,体现了法家“好质而恶饰”的主张。

B.李斯所写的泰山、峄山、琅琊台、会稽、之罘等刻石省去了大篆的繁缛而更趋简易,是秦代篆书最具代表性的书5法作品。

C.注重雕饰、充满想象,是南国楚文化显著的审美特征。汉赋、汉帛画、汉雕塑、汉画像石等都彰显着这种缤纷浪漫的情怀。

D.汉代融合了道家“无为而治”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强调“文”“质”辩证统- -的审美观。

17.下列对“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汉代篆书是汉代审美趋于开放的产物。汉代美学思想突破了秦代美学思想,讲实用也讲审美,促使了包括篆书在内的汉代艺术的繁荣。

B.汉代篆书提按波变,跌宕流动,充满了也的墅回毕别是鸣虫篆更将篆书的装饰意味和浪漫色彩发挥到了极致。

C.楚汉浪漫主义取代了先秦的理性精神,主宰了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决定了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

D.汉代篆书既有道家“无为”的审美观,也有儒家“文质”辩证统一的思想:既有秦文化的森严法度,也有楚文化的浪漫情怀。

1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汉代篆书在汉代繁荣发展,它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当时人人必须掌握的一种字体。

B.汉代篆书在书法艺术上继承了秦代小篆的写法,但与秦代小篆相比,它又有更高的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

C.汉代篆书流动瑰丽,表达了汉代崇尚浪漫、重视装饰的审美追求,书写了中国书法史上辉煌一页。

D.秦始皇灭六国后采用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了 全国文字。

19.根据文章信息,试解释“秦文化之‘法”和“汉文化之‘意’”? (4 分)

(二)文言文阅读

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进,字文进,钱唐人也。宣宗喜绘事,御制天纵。一时待诏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皆有名。进入京,众工妒之。一日,在仁智殿呈画,进《秋江独钓图》,画人红袍垂钓水次。画惟紅不易著,进独得古法之妙。宣宗阅之。廷循从旁跪日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钓鱼宣宗领之,遂麾去徐幅不视。故进往京师,颇穷乏。先是,进,锻工也,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倍常工。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一日,于市见熔金者,观之,即进所造,怃然自失。归语人曰:“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精?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今人烁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将安托吾指而后可?”人日:“子巧托诸金,金饰能为俗习玩爱及儿、妇人御耳。彼惟煌煌①是耽,安知工苦?能徙智于缣素,斯必传矣。”进喜,遂学画,名高一时。然进数奇,虽得待诏,变撼轲,亡大遇。其画疏而能密,著笔淡远。其画人尤佳,其真亦罕遇云。予钦进,锻工耳,而命意不朽,卒內其名。

(选自毛失舒《戴文进传》,有删改)

(注)①煌煌:辉煌光亮的样子。

2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众工妒之 妒:妒忌

B.故进住京师,颇穷乏 穷:穷苦

C.肖状精奇,直倍常工 直:通“值”,价值

D.然进数奇 数:数字

21.对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似赤足朝延品服/奈何/著此钓鱼

B.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钓鱼

C.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钓鱼

D.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似赤足朝延品服奈何著此钓鱼

22.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首尾呼应,中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突出了戴进虽坎坷穷乏,却学画有成,名高一时,字行间不无钦敬之情。

B.本文所择二事,事小旨远,遗言政治生命的沦落,一言艺术生命的勃发,一沉一浮,一辱一荣,粗线条地勾勒了画家的形象。

C.弃锻学画-节,生动揭示了戴进学画的原因,并体现了他的豪情。

D.作者描写宣宗鉴赏戴进的画,目的是体现宣宗是一--个借画识才的贤明君主。

23.把文中画横线的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画人红袍垂钓水次。

(2)彼惟煌煌楚耽,安知工苦?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杂诗

无名

旧山虽在不关身, 宜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落第长安

常建

家因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

24.说说第一首诗结句的妙处。(3 分)

25.请简析这两首诗所抒感情的异同。(6分)

26.清代吴乔说:“大抵文章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这两首诗在表达技巧上就有“实做”和“虚做”的不同。请结合两首诗作具体说明。(6分)

四、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7.某高校文学社前不久成功举办校园新诗创作大赛。请你以该校文学社的名义,写一份300 .字左右的活动总结。(30分)

要求:

(1)内容充实,文体规范,语言得体:

(2)文中不得出现与本人相关的信息,如涉及材料中未提及的校名、人名等,用XX来代替。

28.“风可以吹走/一张无助的纸片/却吹不走/一只/会飞的蝴蝶。”读了以上小诗,你有怎样的感想?请你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70 分)

要求:

(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点击查看:2022年江苏专转本模拟试题

以上就是关于2022年江苏专转本大学语文模拟题4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还有专升本相关的疑惑(如专升本报名、考试动态、院校招生简章、统考动态、湖南专升本院校、历年真题、考试大纲、专升本等相关信息),可以在文章下方留下你的联系方式,老师会第一时间联系到你,为你答疑解惑哦!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统招全日制

上一篇:2022年江苏专转本大学语文模拟题3                  下一篇:2022年江苏专转本计算机基础模拟题1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