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考研初试之际,这几家院校在很多扩大招生,有了你报的院校吗?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07-10

每年12月底,考研满员的时候,2020年和2021年的考研马上就要到了,几百万面临考研的学生现在正处于最后的冲刺阶段。近年来研究生考试优秀考生总数不断增加,2020年与上一年相比,也高于81人。

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很多没有提前做好准备的考研方都在感叹:“如果报名那些大规模扩招的院校该有多好!”与今年的高考相比,研究生考试要复杂得多,今年的高考只要能顺利通过考试,就可以根据成绩选择院校。

考研是信息战、选拔战、苦练“三合一”。在考研领域,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选择好的院校,就一定能考研成功!”它们的广泛传播也证实了选择一个市场竞争和工作压力较小的机构真的很重要!

值此2021年考研初试之际,这些院校正在进行大规模扩招

暨南大学:扩招共1100人

暨南大学过去被公认为“211大学中比较难考的院校之一”,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郑达并称“211大学研究生考试死亡学校”。说到底,这四所大学的整体实力都很不错,位置也很好。

只是因为位置和整体实力都很好,每年都有很多学生报名暨南大学。以前暨南大学肯定是很难考的,尤其是社会科学专业。然而,2020年,暨南大学进行了大规模扩招,总招生1100人。

虽然暨南大学一如既往地承受着太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但与往年相比,这次扩招规模已经减轻了市场竞争的压力。

福州大学:2021年也扩招了1200人

福州大学是福州唯一的211学校。从福建的角度来看,这所大学仅次于厦门大学。这所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其特点是偏向理工科。有机化学是综合实力较强的专业,全新专业评定为A-。

18年,福州大学考研录取比例为8~9:1,考研最低分为国家线考研330分,实际上在211所高校中已经属于略低的水平。

在招生人数不高的情况下,福州大学也在2021年扩招了1200人,这促使报名福州大学的学生成功率更高!

深圳大学:前一年扩招了1000名研究生

深圳大学虽不是211大学,但仍属于竞争力较大的研究生院之一。毕竟广州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好的一二线大都市。目前该校有32个一级学科,其中建筑学专业和数学专业属于该校的优势专业。

深圳大学属于“知名研究生院”范畴,虽然不保持首选,但相对公平公正。但是这所大学对本科有一定的规定,所以也是过去被认为难考的高等学府之一。

2021年深圳大学比上年多招收了1000名研究生,但我认为2020年深圳大学的市场竞争和工作压力大概不会比往年少。

这些知名学校中的研究生院: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分析学院:多年来保持着公平公正的研究生考试自然环境

这不是什么知名机构,但确实多年来为考研保持了一个公平公正的自然环境:这个机构保持着自愿填报,学生简单自我介绍时不允许提到自己的名字,招聘面试也要拍下来,考研初试专业课也不会刻意打分。

南京大学:在考研层面,有个名字叫“极力推荐”

南京大学在研究生考试层面有一个名词叫“极力推荐”,来源于研究生考试招生的公平合理。南京大学的很多考试覆盖面广,难度系数大,但高校已经能够考虑经济调整的合理化。

其次,南京大学的考研大部分只看英语和专业课的考试成绩,考研复试不会区分两者,很多211大学生都会被刷下来。南京大学对一个志愿学生非常保护,即使招不到足够的学生,也不会接受转校。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考试非常公平公正的知名大学

这是一所知名大学,研究生考试非常公平公正。这所大学维持一个志愿者来填报学生,在考研复试时会采用摇号、签字的方式进行招聘面试,也防止了评委因为你是双非生,就能根据一些难题为难学生。

基本上所有怀着“碰碰运气”的非大学生都对上海财经大学惊叹不已。即使他们失败了,这所大学仍然可以给学生一种“失败不是因为本科大学不好”的自信感。

当然,上海财经大学也有自己的缺点——难考!这个学院属于“不歧视”的高水平学院,导致几对非高等院校和一所普通学校的学生喜欢申请这个学院。因此,这所学院的市场竞争当然非常紧张。

同济大学:基本上找不到“联系”

同济大学没有那么多维护学生“个人隐私”的个人行为,但学生却能清晰地感受到高校的公平正义:基本上找不到那种浅显的“关联”;考研复试比例为1:1;老师要求学生带成绩不容易;保持学生的自愿报告非常重要。

双非院校学生考研总体目标院校如何选择?

我们必须在招生层面绕开这些有“黑材料”的院校

如果有高等院校保持自愿报告,当然也会有不保持自愿报告的院校。有些高校水平不高但胃口很大。为了吸引更强数量的学生,他们会故意把压力压得很重,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得到这些已经转入经济的学生。

与211大学生相比,文凭出身是个缺陷。如果学生在这个时候选择一个有“黑料”的学院进行招生,无论怎么努力,都可能很难得到学院的青睐。

避免引人注目和低手,并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注册

绝大多数双非大学生期望自己按照研究生考试方式在文凭层面跨一个班,从双非普通大学毕业到211甚至985大学。

适当的跨层是可以的,但是强制跨层可能只会有不成功的不良影响。每年都有很多双非本科学生在大三的时候给自己定了一个中游的211甚至是末流的985学院。结果,当他们在附近申请考试时,他们被暂时换到了一所更合适的大学。

以那种方式临时更换高校,肯定会危及考前准备和中后期的充分发挥。建议一开始就尽量设置合适的院校,以免危及备考的实际效果和考试心态。

总结:今年高考、考研大幅度扩招,肯定会促进那些复习时间长、状态好的审稿人的成功率进一步提高。预计每个研究生都能顺利进入他们的整体目标学校。

今日话题讨论:研究生想要成功上岸,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给石油研究生#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答疑

上一篇:填报志愿:该省区大专高等院校总数居全国各地第一,一部分大专录取成绩很高                  下一篇:介绍一下在我国的成年人高等职业教育,期待对众多学生和父母有一定的协助!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