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才培养的五个一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06-25

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和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有多大?有人说“笔里有命,笔里有千万财产,笔里有是非曲直,笔里有名誉和忠诚”。新闻工作者要正确承担社会责任,不能缺位或越位,端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培养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新闻专业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目前,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广播电台的新闻团队数量迅速增加,在专业理念、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对新闻宣传工作漠不关心;有些人对党的新闻工作的神圣使命缺乏深刻的认识;有的把新闻等同于普通职业,满足于写文章赚钱养家;有些人缺乏社会责任感,新闻报道不准确或不准确。更何况有些人脑子里有不正之风。

广播媒体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继承优良传统,改革创新?关键是培养具有时代风格的播音人才。笔者认为,广播新闻人才培养有“五个一”。

一是要有底子。这个基地应该是基层。基地其实是培养记者以人为本思想和人文情怀的土壤。就像作家写时代的作品需要体验生活,赵本山注重回乡获得创作灵感一样,记者只有在有一个你关心的地方,经常想去的地方,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非常简单真实,代表了原本的生活。所以基层和基层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培养一种意识,形成一种习惯,然后从这种习惯中产生责任感,才能胜任报道任务,这是基层倡导的最终目的。

吉林新闻综合广播有一个叫周伟的记者,他是综合报道组的组长。周伟的普通话不是每个人都认可的,但周伟下乡的热情和他写的稿子是每个人都认可的。周伟去乡下时很少要车。当他离开这座城市时,他开始捕捉新闻报道的素材。有一年,周伟和记者贾玉卓去通榆采访。在长途客运站,他们发现一群穿着小红小红帽的农民。他们以为是出去旅游,但上前一谈才知道是去山东打工的农民工。那一年,通榆大旱,农业收成不好。农民外出打工,收入有希望。于是,记者通过手中的采访机记录下了外出农民工的紧张、激动、憧憬和期待,写下了一篇非常生动而有价值的记者知识和现场报道。从那时起,吉林省西部成了周伟人经常去的地方。今年国庆假期,吉林电台播出的系列报道《吉林西北角》就诞生在那里。

基层不仅可以获得洞察力和练脚,也是探索卓越主题的最佳方式。近年来的新闻综合播音获奖作品,如《查干湖冬钓》、《新松花江上》、《新华村形象工程掺了多少水》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都是基层报道的优秀产品范例。当然对于基层来说会很辛苦。记者不避寒不避热,爬山越江,穿星戴月是常事。

第二是要有教室。记者要终身学习。今年吉林电台组织了几次业务培训,大家受益匪浅。特别是严格的考试制度对新记者设置了几个门槛,更需要通过理论、写作、语言三个层面。目前,一些年轻记者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一些记者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他们不知道五谷六兽,他们也可以写五谷六兽繁荣的故事。其实知与不知,知与不知,写出来的稿子是不一样的,否则只能是短视无知,甚至是错误的。所以要定期邀请专家讲课,工作分析和实战演练要系列、分层次、分类型进行,提高大家的专业水平,让年轻记者快速成为专业人士。记者除了参加台台统一院校的学习外,还应该有自己的学习安排,通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听吉林广播新闻综合广播的《窃窃私语长谈》,你会有这种感觉。主持人萧中经验丰富,知识面广,能够轻松阅读和解读大量经典名著,这无疑源于他长期的学习和积累。

第三是要有师傅。现在有些同志对继承互相帮助互相教导有顾虑。他们认为自己的东西在张扬个性的时代已经过时,不容易和年轻人深入交流。其实做新闻,表面上是集编写说的事,实际上是德才兼备的事。吉林电台有一些老同志和业务骨干,阅读能力比较丰富,可以做年轻记者的老师。他们的专业素养,个性,专业水平应该是传承下来的,这也是播音非常宝贵的资产。年轻记者宜制定一个“找师傅”的规则,形成一种传帮带的氛围。特别是广播,非常注重声音的魅力。如何发出声音,准确地使用声音,需要一些专业素质高的人的指点。学校里有些年轻人的专业和媒体没什么关系,但是来了电台之后,因为谦虚好学,主动向老师请教,收集、编辑、广播的能力提升很快,写报道、做节目都让人印象深刻。要做到年轻人肯学,老同志肯教,从而调动双方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要有硬性的考核标准。新的广播公司努力成为合格的专业人员是非常重要的,但也需要依靠制度法规和质量标准来约束和管理。比如一个记者一个月要下乡几次,要写多少来自基层的报道,要有明确的规定,而不是简单的强调和灵活的要求。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强制性规定就很难有长久的意识和习惯。因此,需要建立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目前,新闻综合广播正在根据台湾领导人关于记者必须深入基层的要求,制定2010年工作计划,重新整合记者资源进行基层报道,并按照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原则重新制定评估标准,以期在个人努力和机构监督管理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一支高素质、高效的记者队伍。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专升本学校专升本常见问题

上一篇:深圳市成人高考共74人违纪被查处                  下一篇:教育部办公厅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第二次预警通知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