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医学心理学笔记四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06-25

1.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症状,也是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患者主诉。(名词解释p79)

2.疼痛感有什么特点?(p81)

答:(1)对痛觉感受器没有一定合适的影响。(2)对疼痛的适应能力很低。(3)疼痛通常很难准确确定它发生在哪里。(4)每当疼痛发生时,总是伴随着不愉快的情绪。

3.疼痛的生理和心理意义是什么?(p84)

回答:(1)疼痛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2)疼痛是身体状况异常的警报;(3)疼痛是身体避免或战胜外界有害敌对因素的启动信号。(4)疼痛是防御性症状。(5)痛苦的情绪反应会成为一种恶性影响。

4.p96可以区分头痛的功能。

5.冠心病,或称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循环发生变化,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与心肌需求量失衡,从而导致心肌损害。(名词解释p102)

包括:(1)心绞痛;(2)心肌梗死;(3)心律失常;(4)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5)原发性心脏骤停(猝死)。

6.哪些因素导致冠心病?(p107)

答:(1)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生活环境)对冠心病的影响;

(2)不同社会分工(作业)对冠心病的影响;

(3)不同的生活经历(生活事件、社会变化)对冠心病的影响。

7.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有什么特点?(p110下表-111)

答:(1)长期高度警惕的人发生率高;

(2)适应性低;

(3)有紧迫感;

(4)对时间的估计高于常人;

(5)情绪难以控制,小心翼翼容易激动。

总之,上述特点可能会使受冠心病影响和影响的各种精神和生理因素继续发挥作用,使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承受过大的负荷,进而导致器官系统特别是心脏的衰竭。

8.A型气质有什么特点?它的气质是什么?(p113)

答:特点:抑制不住的野心、好胜心、居心不良、工作投入、时间慢、强迫性严重等。(缺乏这种特征的行为被定义为“B”型行为)。

体现在:(1)有竞争力,有强烈的成就动机;(2)时间上往往有紧迫感,性冲突短暂而有耐心;(3)情绪容易动摇,趋于邪恶。

9.如何防范冠心病?(p137)

答:(1)传播心血管疾病常识和心血管疾病各种危险因素的效果。

(2)调整、纠正或削弱a型行为的特征。

(3)尽量预防或减少A型行为的不良影响。

(4)加强行为保健。减轻生活的严峻性,增加活动,开展自我保健。

(5)调整或改造饮食行为。饮食清淡,戒烟。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专升本学校专升本常见问题

上一篇:自考医学心理学笔记一                  下一篇:自考医学心理学笔记二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