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初级学院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是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进程的产物,适应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今天乐贞考研小编整理了22考研教育学备考知识点:美国教育的发展,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22考研教育学备考知识点:美国教育的发展
1.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
20世纪初期,美国完成了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任务,于是中等教育改革成为美国学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随着美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以及伴随着强调社会改革的进步运动的兴起,美国中等教育原有的强调选择性和突出智力的教育模式,开始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1918年,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指出美国教育的指导原则应是民主观念的原则,应使每一个成员通过为他人和为社会的活动来发展他的个性。中等教育必须以全体青年的完善和有价值的生活为宗旨,引导青年向着高尚的目标改造自己和社会。为此,中等教育的七大目标是:健康、掌握基本的方法、高尚的家庭成员、职业、公民资格、适宜地使用闲暇、道德品格。为了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报告建议学校系统要改组学制,使第一个六年致力于初等教育,以满足6-12岁学生的需要,第二个六年致力于中等教育,以满足12-18岁学生的需要。中等教育可以由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两种水平构成,每段三年。关于中等教育与小学的连接,报告指出,中等学校应招收将从中等教育中获得比小学更大益处的所有学生。中等教育在组织统一、包容所有课程的综合中学进行。
《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在美国教育史上是一份很有影响的报告,它不仅肯定了六三三学制和综合中学的地位,而且提出了中学不应是一个选择机构,也不是大学的附属机构,而是面向所有学生并为社会服务的学校的思想,对美国20世纪前期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八年研究”计划
20世纪30年代,美国高中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升学和就业的矛盾。1930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成立了“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试图通过加强中学与大学的合作关系来解决这一问题。委员会制定了一项为期八年(1933-1941)的大规模的高中教育改革实验研究计划,即“八年研究”计划。参加实验研究的是从全国推荐的200所中学中选出的30所中学。故实验也称“三十校实验”。委员会与全美300所学院签订了一个协议,规定参加实用的学院对进行实验的中学的毕业生不进行入学考试,合作中学的毕业生申请进入学院时须持校长的推荐书。实验研究的主要特点为:参与实验的学校面广,有代表性;实验研究以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实验学校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实验研究主要涉及教育目的、教育管理、课程方法的选择和安排以及评估等四个方面。
“八年研究”通过对美国中等教育与大学关系的实验,揭示了人才培养领域中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这对美国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2.初级学院运动:
19世纪后半期,美国中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解决中学与大学的衔接问题,人们开始从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和高等教育自身结构方面提出改革的设想。1892年,芝加哥大学的校长哈珀率先提出把大学的四个学年分为两个阶段的设想。第一阶段的两年为“初级学院”,第二个阶段的两年为“高级学院”;同时,也把大学的课程分为两部分,使前一阶段的课程类似于中等教育,后一阶段的课程类似于专业教育或研究生教育。这一年,加利福尼亚大学也对学校体制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初级证书”制度。这种制度的设想也是把大学的四年分为各为两年的两个阶段。规定学生在读完第一阶段取得“初级证书”后,才能继续下一阶段的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教育的发展更加倾向于面向地方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公立初级学院改称为社区学院。
初级学院是一种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教育,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转入四年制大学的三年级继续学习。初级学院满足了希望进大学继续学习的人数迅速增加的要求,也提供了一些学生为谋生和就业接受一定职业教育的机会。
3.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1)“全国职业教育促进会”
20世纪以后,由于美国急需大批有文化和懂技术的熟练工人,美国的职业教育更受重视。1906年,美国成立了“全国职业教育促进会”,其成员包括职业教育专家、企业主、劳工领袖和农场主的代表,麻省理工学院院长普里切特担任主席。其主要目的是推动制定一个能对全国的职业教育提供财政补助的法律。
(2)《史密斯-休斯法案》
为了提高工人的技术和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1914年,美国国会任命了一个专门研究对职业教育提供联邦补助问题的“职业教育国家补助委员会”,国会议员史密斯任主席,其成员主要有休斯等人。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由史密斯和休斯联合提出的职业教育提案,史称“史密斯-休斯法案”。法案的主要内容有:由联邦政府拨款补助各州大力发展大学程度以下的职业教育;联邦政府与各州合作,提供工业、农业、商业和家政等方面科目的师资训练;在公立学校设立职业科,把传统的专为升学服务的中学改为兼具升学和就业的综合中学。
《史密斯-休斯法案》的颁布,对美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使得普通教育开始由传统的单一升学目标,转向升学和就业的双重目标,加强了普通教育与现实的联系,加强了普通教育的实用因素。同时,它又为美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此,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再是一种行业的自发行为,而是一种联邦与州合作、共建的政府行为。
4.《国防教育法》
进入5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美国教育上又面临着改革。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后,美国朝野极为震惊,改革教育的呼声更加高涨。1958年9月2日,美国总统亲自批准颁布了《国防教育法》,该法案共10章,主要内容有: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即“新三艺”)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以后,《国防教育法》的内容又不断得到修正。
《国防教育法》是作为改革美国教育、加快人才培养的紧急措施推出的,法案冠以“国防”二字足以说明美国当局对这次改革十分重视,认识到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教育与国家的安危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该法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
5.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教育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二是继续改善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三是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继1958年《国防教育法》之后,美国立即开始关注、探讨中小学教育改革问题。在美国科学院领导下,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科学家聚集在一起,通过了改革中小学课程的报告。会后,心理学家布鲁纳以《教育过程》为名发表了报告。其基本思想是:强调早期教育,发掘儿童智力潜力;逐级下放科学技术课程,缩短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的距离;用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作指导,编制结构课程,并使之与教学过程结构和儿童的智力发展结构相适应,成为儿童可掌握的内容;鼓励学生用探索的发现式方法学习。这次改革开始了美国60年代的课程改革运动,但是没达到预期的结果。
1965年,为了解决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美国通过了《中小学教育法》。法案的主要内容有:提出了中小学各自的教育目标;并要求政府拨巨款奖励推动黑人、白人学生合校的工作,规定凡自动而认真合并的学校可以领取大量补助费,拒绝执行合并的学校不得享受。1966年和1967年,美国又分别颁布《中小学教育法》的修正案,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工作。
60年代美国的高等教育在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设施法》(1963年)、《高等教育法》(1965年)和《高等教育法修正案》(1968年)等法案的指导下有了长足发展。这些法案的精神实质与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如出一辙,强调大力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技进步,增加对高等院校拨款,更新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设施,提高学生的贷款和奖学金数额,改革课程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高等教育的这些改革内容,无疑对美国科学、技术、国防产生了促进作用,极大地增强了美国的综合国力及其在世界上称霸的实力。
6.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改革:生计教育、返回基础
经过二战后二十多年的发展,美国教育从数量上统计已跃居世界的领先地位。但是,在70年代美国教育又暴露出一些新的弊端,主要是中小学校学生缺乏社会适应能力,普通教育缺乏基础训练。针对存在的问题,7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出现了两个概念,即生计教育和返回基础。
相关阅读:22考研教育学备考知识点:德国教育的发展
以上介绍的就是22考研教育学备考知识点:美国教育的发展,希望乐贞考研小编的这些介绍能够帮到大家,如果有关于考研方面的疑问都可以咨询在线考研老师哦。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考研教育学备考 上一篇:22考研教育学备考知识点:德国教育的发展 下一篇:22考研教育学备考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之教育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