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八章立法。
学习目标和要求。
立法是整个法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环节,也是整个法治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所以这一章自然成为重点章节之一。学习本章,应当了解立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如立法的本质、特征和外延,立法制度的含义和构成,立法原则的含义和作用等。还应重点学习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制度、中国立法程序和程序、中国立法基本原则的理论和知识。
学习内容
第一节立法解释。
一、立法的意义。
立法的本质:中国古今立法概念的界定。
二、立法特点。
立法是由特定主体进行的活动。立法是按照一定的权限进行的活动。立法是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的活动。立法是利用某种技术进行的活动。立法是制定、批准和修改法律的活动样本。
第三,立法的外延。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立法是国情的产物。有许多类型的立法。
四、立法和法律的创造以及法律的制定。
立法和法律的制定。
第二节立法体系
一、立法体系的含义和构成。
立法体系的含义、立法体系的构成要素、立法权是立法体系的核心。
二、当今世界主要的立法权限划分制度。
单一立法体系,复合立法体系,制衡立法体系。
第三,我国现行的立法权限划分制度。
中国目前的立法体系不同于大多数国家。我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制度。中国现行立法体制的特点和国情是以法律为基础的。
第三节立法程序。
一.立法程序
准备从法案到法律完善立法。
二、立法程序
立法的意义是提出议案、审议议案、表决议案和通过议案、公布法律。
第四节立法的基本原则。
一、立法原则的解释。
立法原则的含义和作用、立法原则的发展和分类立法原则的客观性。
第二,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从概念化到法制化、制度化,立法的宪法性原则、立法的法治性原则、立法的民主性原则和立法的科学性原则。
评估范围
一、立法解释。
二、立法体制
Iii .立法过程和程序。
四、立法的基本原则。
考试要求
一、立法解释。
1.记忆:(1)立法的本质;(2)立法概念的界定;(3)立法特点。
2.理解:(1)立法是历史范畴和国情的产物;(2)立法类型多样化。
3.适用范围:结合实际立法,说明立法与法律创制、制定的联系和区别。
二、立法体制
1.记忆:(1)立法制度的含义;(2)立法体系的构成要素;(3)立法权是立法体系的核心;(4)单一、复杂、平衡的立法体系;(5)中国的立法体制不同于大多数国家。
2.了解:(1)我国现行的立法权限划分制度;(2)中国现行立法体制的特点。
3.适用:尽量陈述我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制度的国情。
Iii .立法过程和程序。
1.熟记:(1)立法准备阶段的含义、内容和地位;(2)从法案到法律阶段的含义、内容和地位;(3)立法完善阶段的含义、内容和地位;(4)立法程序的含义。
2.理解:(1)提出议案的含义、权力归属和操作程序;(二)审查票据的含义、权力归属和运作程序;(三)表决通过议案的含义、权力归属和操作程序;(4)出版法的含义、权力归属和运作程序。
3.应用:尝试解释立法过程与立法程序的关系。
四、立法的基本原则。
1.记忆:(1)立法原则的含义和作用;(2)立法原则的发展和类型:(3)立法中的法治原则;(4)立法民主原则。
2.理解:(1)立法原则的客观性;(2)立法的宪法原则;(3)立法的科学原则。
3.应用:尝试描述中国立法原则从概念化向法制化、制度化的转变。
编辑建议:
快来参加法理学自学教程> >
2014年自学法理学考试大纲。
2014年1月,自考复习,做了备考指导,打造自己的学习计划。
自学考试时间调整考试机会减少如何高效备考?
2014年1月,研讨会全面开启,网校助力大家成功!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法理学考试大纲自考 上一篇:2014年自考法理学考试大纲法和社会 下一篇:2014年自考法理学考试大纲法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