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货币与信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分析价值形式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了解货币产生的过程以及货币的本质。掌握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货币所具有的五种职能,以及货币的流通规律。了解信用的产生及其主要形式,掌握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双重作用。
二、课程内容
3.1 货币的形成和本质
3.1.1 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产生过程就是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3.1.2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3.2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
3.2.1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在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价格。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关系。商品流通。
3.2.2 货币形式的发展
就货币具体形式的变化来看,一般经历了非金属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的发展过程。
3.2.3 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3 信用
3.3.1 信用的产生及形式
信用形式的多样化。商业信用的特点和工具。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银行信用的特点。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企业信用的含义。消费信用的形式。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基本的信用形式。
3.3.2 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货币的形成和本质
识记:价值形式、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
领会:①价值形式的发展所经历的四个阶段。②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的关系。③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④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
识记: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商品价格、价格标准、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领会:①货币五种职能的基本内容。②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关系。③货币具体形式的发展过程。
简单应用:运用货币流通规律分析通货膨胀。
(三)信用
识记:信用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企业信用、消费信用。
领会: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二重作用。
编辑推荐:
快来参加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的辅导>>
2014年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考试大纲
自考历年真题讲解免费视频大放送
自考考试时间调整 考试机会减少 如何高效备考
2014年1月串讲班已全面开通,网校助大家马到成功!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自考货币 上一篇:2014年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考试大纲商品和价值 下一篇:2014年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考试大纲剩余价值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