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历诗坛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韦应物、刘长卿、顾况、李益的诗歌。学习要求:①全面了解大历诗坛的社会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基本风貌;②重点掌握韦应物、刘长卿、顾况、李益及 大历十才子 的诗歌创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理解:①大历诗风的过渡性质;②大历诗歌共同的艺术面貌。
(一)韦应物与刘长卿
理解:①韦应物诗歌创作分前后期;②刘长卿的心态与其诗歌创作。
应用:①韦应物后期诗歌的艺术特色;②刘长卿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大历十才子
识记: 大历十才子 。
理解: 大历十才子 齐名的原因。
应用: 大历十才子 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顾况与李益
理解:①顾况诗歌的主要体裁和风格;②李益的七绝边塞诗最著名。
应用:①顾况诗歌的特点及其对元自、韩孟诗派的影响;②李益诗风的两重性。
第一编 | 1 | 2 | 3 | 4 | |||||||
第二编 | 1 | 2 | 3 | 4 | |||||||
第三编 | 1 | 2 | 3 | 4 | 5 | 6 | 7 | ||||
第四编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全 |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第五章文学史中国古代大纲 上一篇:全国2012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教材大纲第四编第四章 下一篇:全国2012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教材大纲第四编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