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代码:050201
2.学科门类: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3.主考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4.学历层次和规格:
本专业为本科学历层次。凡专科毕业后取得本科段11门课程考试及毕业论文答辩合格成绩,累计学分达57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本科毕业证书。并由主考学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5.报考条件及说明:
①凡自学考试和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名参加英语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
②其他各类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的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本科段时,必须加考综合英语(二)、听力、口语3门课程。
6.课程设置及使用说明:
序号 |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教材名称 | 编著者 | 出版社 | 版次 |
1 | 0004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2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罗正楷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99年版 |
2 | 0005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 3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 卫兴华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99年版 |
3 | 0087 | 英语翻译 | 6 | 英语翻译教程 | 庄绎传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999年版 |
4 | 0600 | 高级英语 | 12 | 高级英语(上、下册) | 王家湘张中载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0年版 |
5 | 0602 | 口译与听力 | 6 | 口译与听力 | 杨俊峰 | 辽宁大学出版社 | 2002年版 |
6 | 0603 | 英语写作 | 4 | 英语写作 | 杨俊峰 | 辽宁大学出版社 | 1999年版 |
7 | 0604 | 英美文学选读 | 6 | 英美文学选读 | 张伯香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999年版 |
8 | 0830 | 现代语言学(A) | 4 | 现代语言学 | 何兆雄杨德明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999年版 |
9 | 0832 | 英语词汇学(A) | 4 | 英语词汇学 | 张维友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999年版 |
10 | 0833 | 外语教学法(A) | 4 | 外语教学法 | 舒白梅陈佑林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9年版 |
11 | 0836 | 英语科技文选(B) | 4 | 英语科技文选 | 李碧嘉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0年版 |
12 | 0837 | 旅游英语选读(B) | 4 | 旅游英语选读 | 修月祯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9年版 |
13 | 0838 | 语言与文化(B) | 4 | 语言与文化 | 王振亚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0年版 |
14 | 0840 | 日语 | 6 | 大学日语 | 王诗荣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9年版 |
15 | 8801 | 毕业论文 | 0 | ||||
学分 | 57 | ||||||
加考课程 | 0593 | 听力 | 8 | 英语听力 | 何其莘王敏等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999年版 |
0594 | 口语 | 8 | 英语口语教程 | 吴祯福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999年版 | |
0795 | 综合英语(二) | 10 | 综合英语(二)(上、下册) | 徐克蓉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0年版 |
说明:1)本科段A、B为选考组课程,A类为英语师范类考生报考,B类为英语翻译类考生报考。
2)0593、0594、0602为实践性环节考核课程,考生须参加主考学校组织的考核。
7.英语专业新、旧计划过渡办法
英语专业(本科段)新、旧计划课程及学分对照表
课程类别 | 序 号 | 新 计 划 课 程 | 学 分 | 序 号 | 旧 计 划 课 程 | 学 分 |
对应课程 | 1 | 日语 | 6 | 1 | 日语 | 6 |
2 | 高级英语 | 12 | 2 | 高级英语 | 12 | |
3 | 英语翻译 | 6 | 3 | 翻译 | 6 | |
4 | 口译与听力 | 6 | 4 | 口译与听力 | 6 | |
5 | 英语写作 | 4 | 5 | 英语写作 | 4 | |
6 | 英美文学选读 | 6 | 6 | 英美文学选读 | 6 | |
7 | 现代语言学 (A) | 4 | 7 | 英语语言学(A) | 4 | |
英语科技文选(B) | 4 | 英语应用文(B) | 4 | |||
8 | 英语词汇学 (A) | 4 | 8 | 英语惯用法(A) | 4 | |
旅游英语选读(B) | 4 | 旅游英语(B) | 4 | |||
9 | 外语教学法 (A) | 4 | 9 | 英语教学法(A) | 4 | |
语言与文化 (B) | 4 | 跨文化交际学(B) | 4 | |||
不对应课程 | 10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2 | 10 | 中国革命史 | 4 |
11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 3 |
说明:1.已取得旧计划中序号1-9课程合格成绩的,可顶替新计划相对应序号的课程,未取得合格成绩的应参加新计划对应序号课程的考试。
2.已取得旧计划10合格成绩的,可顶替新计划10、11。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福建英语自学考试专升本 上一篇:福建自学考试律师(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 下一篇:福建自学考试公安管理(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