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高校自学考试基础会计复习要点(二)
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
第一节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一.资产
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可以用货币计量,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
资产确认有三个条件:
(1)资产是能够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
(二)资产应归企业所有或控制;
(3)资产必须可以用货币计量。
企业资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1.流动资产:可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商业周期内变现或消耗的资产。一般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短期投资等。
2.长期投资: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等。
3.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寿命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超过规定标准,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机器设备等。
4.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的无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或商誉等。
5.递延资产:
二.债务
债务:是企业承担的债务,可以用货币计量,需要用资产或服务偿还。这是债务的认定标准。根据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商业周期内将要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贷款、应付票据等。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为一年或一个以上商业周期的债务,包括长期贷款或应付债券。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企业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的具体内容:
1.投入资本:指投资者在经营活动中实际投入的各种资产、物资和货币资金,即实收资本。
2.资本公积金,包括资本溢价、法定财产评估增值、捐赠资产价值等。
3.盈余公积金: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或公益金。
4.未分配利润:指企业留给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
四.收入
收入:指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因出售商品、提供服务和他人使用企业资产而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债务的清偿。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入和营业外收入。这是一个广义的收入概念。狭义的收入概念只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分为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基本业务收入也叫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也叫子公司业务收入。
动词 (verb的缩写)费用
费用:指为获得配比法确定的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工业企业的营业费用可分为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制造成本包括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是指与销售产品没有直接关系,在一定期间内消耗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期间费用不参与成本计算,直接进入当期损益。
不及物动词利润。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扣除各种费用和各种收入后的盈余。
第二节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平衡公式,是会计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会计等式是根据资产等于权益(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则建立的,反映了基本会计要素与企业产权所有权关系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方法的理论基础。该公式表示为:
资产=股权
资产=债权* * * *利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经济业务、会计等的影响。,包括四种情况:
1.经济业务导致资产项目增减,增减金额相等。
2.经济业务的发生导致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的增减,增减金额相等。
3.经济业务的发生导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双方增加金额相等。
经济业务的发生导致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双方减少的金额相等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
会计期末,企业收入扣除费用后产生的利润应进行分配。提取的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除分配给投资者和退出企业外,应计入所有者权益。此时会计等式恢复为初始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湖南自考专升本 上一篇:2016年10月湖北专升本自考叫你不要输在小细节上 下一篇:2016年10月湖北专升本自考英语快速阅读三大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