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高校自学考试基础会计复习要点(1)
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是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而产生的。
一般认为,单分录记账向双分录记账过渡是现代会计形成的标志。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职能。
(一)会计的反映功能
会计反映功能: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定量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功能。
体现功能的四个特点:
1.会计主要采用货币计量,全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从数量上反映经济活动的计量有三种:实物计量、货币计量和劳动计量。
2.会计反映不仅是记录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而且是为各单位未来的业务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3.会计反映要完整、连续、系统。
4.会计反映将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进一步演变,并逐渐改变其表达方式。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职能。其特点:
1.会计监管主要是利用会计反映功能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进行货币监管。
2.会计监督是在会计反映各种经济活动的同时进行的,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的反映功能和监督功能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没有会计监督,会计反思就失去了意义;没有会计反映,会计监督就失去了基础。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特殊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和监督,以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核算对象
会计对象的一般描述
会计对象: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对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经济活动,即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中以货币为表现形式的经济活动。
二,会计对象的具体表现
企业会计目标的具体表现。企业中的会计对象可以表示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可以用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即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通常被称为会计对象要素或会计要素。可见,会计要素是企业会计对象根据其经济特征所进行的分类。
第三节会计任务
会计任务:是指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的目的。会计的任务取决于会计的职能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受会计对象特点的制约。
一是反映和监督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济核算。这里的重点是提供信息。
二、反映和监督财经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维护财经纪律。
三、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
第四节会计的基本前提
会计基本前提: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的内容、范围、基本程序和方法进行限制,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会计的一般原则。
在会计中,会计的基本前提应该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阶段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科目
会计主体:指会计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的前提是会计反映特定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它界定了空之间的会计工作范围。会计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具有一定的经济资源;(二)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活动;(3)实行独立核算,提供反映主体经济状况的会计报表。
第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基础,无论企业是否会破产清算。企业的资产负债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才能分为流动和长期;企业的资产是以历史成本而不是当前成本和清算价格来估价的。分期核算,为采用权责发生制奠定基础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三.会计阶段
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连续的生产经营过程等距离地划分为较短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按期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期间:指会计工作中为核算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而规定的起止日期。中国的会计年度是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以会计期间为前提,产生当期与非当期的差异,产生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匹配原则才能正确实施。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经营成果,或者其他单位的经营活动通过货币计量得到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然也需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所包含的货币稳定性假设。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湖南自考专升本 上一篇:2016年乐贞教育教你自考简答和论述题的速记技巧 下一篇:2016年10月湖北专升本自考叫你不要输在小细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