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经历2016年10月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辅导资料(1)
结构变化模型
(一)结构变化模型的定义
又称结构转型模式,它涉及国民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必然引起的一系列经济和制度结构的变化,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需求、生产、贸易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城市化、人口增长和收入分配变化等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过程。
(二)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理论
1.20世纪50年代,刘易斯提出;
拉尼斯和费景汉进一步提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在劳动力过剩的第三世界国家广泛传播,成为主要的发展理论。
2.模型的假设
不发达国家由两个部门组成:一是人口众多的传统农村部门,只能维持基本生存,其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第二,城市的现代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高,接受农村剩余劳动力。
3.模型的要点
一是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外转移,二是现代部门产出和就业的增加。
这两个过程都是由现代工业部门的产出增长带来的。具体来说,取决于现代工业部门的投资和资本积累量——工业部门的利润。
工业部门的工资高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工资,这是通过将传统农业部门的最低工资增加一个百分比而获得的。工业部门的工资至少比农村高30%左右,以吸引农村劳动力的流入。
然而,如果假设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不变,从农村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劳动力的供给曲线是完全弹性水平的。
假设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家将进一步投入全部利润,工业部门的产量将继续增加,农村劳动力将继续转移,直到所有剩余的农村劳动力被吸收到工业部门。
劳动力与土地的比例降低,农村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不再为零,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再是水平的,而是以正斜率向上倾斜。
4.模型结论:当经济活动从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城市部门实现平衡时,经济结构调整就完成了。
5.模型评估
简单易掌握;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影响很大。许多发展中国家试图通过扩大现代工业部门的规模来解决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就业问题。但是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因为:
隐含的假设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情况:
(1)现代部门吸收劳动力和创造就业的速度与现代部门资本积累的速度成正比。资本积累越快,现代部门成长越快,创造的就业岗位越多。——如果资本家投资技术精良的资本密集型设备,资本家的再投资能吸收那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吗?——挤压效应(设备挤出劳动力)。
②“反发展”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都被资本所有者拿走了,而穷人的收入和生活条件却没有改变。-经济增长但没有发展。
③模型假设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事实?城市失业更严重。
④劳动力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事实不可能是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三)切尼的发展模式转变理论
1.大意
关注发展中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制度结构等方面的一系列进步,使发展中国家能够用新的产业取代传统农业。-类似于刘易斯模型
经过一系列研究,得出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结构变化模式。
资本积累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除了增加储蓄,还要注意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变。-研究范围更广,不同于刘易斯模型。
人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既有国内差异,也有国际差异。-认识到国家之间的差异
2.模型评估
切尼的实证分析方法找出了不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供借鉴的“平均”(“正常”)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现实中国家之间差异很大,很难说什么样的模式是“正常”的。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湖南自考专升本 上一篇:自考经验:2016年10月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辅导资料(2) 下一篇:2016年湖北省自考基础会计重点复习对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