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自考: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06-17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基础理论、临床技能和实践三个模块。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基础理论、临床技能和实践三个模块。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学习中医基础知识的一门课程。通过研究,了解中医防治疾病的特点,确立辨证论治的思想,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基础。中医是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有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理论体系,所以我们在研究时要特别注意。

绪论简要介绍了中医的形成和发展、基本特征、认识和思维方法。

基础理论模块包括中医和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容,如阴阳、五行、精气等,已经应用于中医,成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藏象学说、精气、气血、津液、经络三部分。重点阐述了脏腑、精气、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其相应的病理变化,阐述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主体。病因病机,主要内容是病因病机。医学教育网收集讨论的各种疾病发生、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和一般规律,是中医对疾病认识的理性总结,是指导各科临床辨证的应用依据。诊断主要是四诊,即通过看、闻、问、切收集疾病资料,是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辨证是根据四诊提供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疾病证候的过程,是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方法。

养生防病原则是中医对养生防病的理性认识。除了养生防病的具体方法和经验外,还有一套细致而有特色的理论指导。它在今天的医疗保健和疾病预防中仍然起着指导作用。

中医和方剂学,“中医是一座伟大的宝库”,它有一个依靠自然的天然药库和长期积累的药理学知识。20世纪后期编纂的《中医词典》记载了5000多种药物。中医知识的丰富可见一斑。有丸剂、散剂、膏剂、丹等多种应用剂型,也有口服、外用等多种服药方式。这本书只是简单介绍。

临床技能模块主要介绍辨证论治、常见病防治、针灸推拿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中医不仅是一门科学,一门技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医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探索,我们积累了大量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医学知识,以及一系列有效的保健长寿方法,如针灸、按摩、太极拳、食疗、药膳等。

临床知识和技能主要体现在病证、针灸、推拿等方面,内容非常丰富,具有鲜明的应用学科特色;是解决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疾病和痛苦的多种措施和方法。具有实用价值,弥足珍贵。中医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是基于其卓越的临床疗效。

实践模块,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进行实践、见习、操作,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操作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

中医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随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理论体系。

中医源于生活实践,其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丰富。经历了四个学习活跃期:第一个学习活跃期,以《黄帝内经》为代表,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第二个学习活跃期,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代表,建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在第三个学习活跃期,“金元四大家”代表了金元学习活跃期。第四个学习活跃期。以叶创立的《营血辨证》为代表的温病学派的兴起,达到了清初学习活动的鼎盛时期。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是贯穿中医整个理论体系的三个最基本的特征。中医的认知和思维方法是:从外部欺骗他人,整体保持运动,帮助他人与他人比较,摆脱表象的束缚。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自考专升本

上一篇:2018年4月自考:学好英语有方法,按照方法来就不会错                  下一篇:考霸教你2018自考非常有效果且实用的复习方法!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