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别人的经验或学习方法不适用于自己,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在自考的学习过程中,经常听到同学们抱怨,说别人的经验或学习方法,用到自己身上,似乎并不适用,而且有时候甚至有相反的效果。
个人学习过程也是如此。在不同层次学习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匹配出现了问题,导致了朋友们开始提到的问题。有鉴于此,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自学的几个层次:
1、知识和原理
这个层次的学习是最基础的。
我们通过学习教材,理解和记忆,经过考试的验证,获得了知识,看似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其实做起来并不时很容易,因为每个人有不同的特长,有些同学善于学习理解性的科目,有些则长于背记。
所以在学习自考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最后剩下一两门,非常不容易通过的情况,这其实就是在这个层面上出了问题。我阅读过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书籍,知道人的智商在七岁基本就已经形成了,情商的形成可以持续到20岁左右,这些特质一旦形成就不会有太多变化了,这就是很多天才很早就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原因。
2、技巧和方法
其实很多同学已经意识到了,自考课本上的知识有些时候不是那么实用,甚至可以说有些脱离实际,有的教材更是上个世纪出版的,而最糟糕的是有些专业的知识体系结构恐怕也已经不是合适现在社会的需要。
其实自考的意义并不在于那些知识,而在于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学习方法和提高的人类智慧。这其实就是常见于哲学书籍上的,知识和智慧的区别,有先哲曾经说过“知识和智慧,记忆力造就了前者,而哲学造就了后者。”大家在自考的课程中也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知道哲学是人生观和世界观,是指导人们处事的方法论。
3、价值观和信仰
这是最高的一个层次,这么虚无的东西,可能很多人很难理解。
但举个很实际例子,某个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同学,很不幸的是她在20来岁的时候被查出患了遗传性的尿毒症,病情恶化的很快,幸亏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才能够换肾手术,但手术很不成功,她经常是一发烧就是一个礼拜,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在坚持自考。
这就是所说的信仰,这样的例子在自考的同学身上不在少数,为了能够顺利通过学业,有些同学一天只睡三个小时,白天坚持工作,晚上复习。
已经了解了学习的几个层次,而对于那种“丧失了自己,学不像他人”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首先去把握精神实质,也就是价值观和信仰这个层面的东西,然后从自身中寻找共通的成分,然后重新诠释。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自考专升本
上一篇:乐贞教育:自考如何消除复习中的心理疲劳?
下一篇:2018自考:运用好这四种答卷策略,再也不担心考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