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编《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2020年10月自测。
,小编编《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2020年10月自测,考生可用其练手。
首先,选择题
1、劳乃轩认为,目的是教孝,新法不纳入法
a .犯罪幸存父母
b .实施强奸
C .点名违法
家庭友谊
[回答] a.
2、主张虚拟君主和共和的康有为出版的杂志名字是
我受不了了
B .《世界公报》
大同说
d .全国性报纸
[回答] a.
3、“如果你想拯救今天的中国,就不要急于用新的理论来改变它的思想。”这个命题来自
新中国的建设
B .大同书
新民说
D .论不变法则的危害
[回答] c.
4、在孙中山的权责划分中,间接民权是
a .解雇权
B .表决权
C .创作权
d .复议权
b.
5、章太炎反对清朝的专制统治,蔡元培和陶张成形成了
A .兴中会
B .华星辉
C .广府协会
D .联盟
[回答] C
二.名词解释
36、罪人不会死
,【参考答案】孟子反对家庭惩罚,惩罚只应该施加在犯罪者本人身上,而不应该施加在他的妻子和孩子身上。
37、邓西安
[参考答案]邓被誉为先秦著名辩学思潮的奠基人,他针对体现礼治的“刑书”制定了“竹刑”,被誉为战国法家的开创者。“违法为先,不为礼”是邓小平西安主张改革、反对李周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38、庄子
,【参考答案】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主张毁灭一切法度,主张无为而治的完全法则。
39、第八次会议
[参考答案]“八议”是指犯死罪的八种人,责任官员不能直接处理。他们只能出具犯罪事实,触犯的刑法,罪犯的具体身份,扮演皇帝的角色,交给相关大臣集体决议。经过讨论,皇帝会做出最后的决定。
40。五国宪法
[参考答案]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制定了五权宪政的设计方案。孙中山的“五权宪法”直接建立在人民掌握政权、政府行使执政权的理论基础上。孙中山所谓的“五权”,就是除了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之外,再加上审查监督权。
三.简答题
41、简述宋明理学对正统法律思想的影响
,【参考答案】宋明理学作为中华帝国后期六七百年的主导思想,对正统法律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主要表现在:(1)正统法律思想的哲学论证已经完成。儒家伦理的本体论证明增加了其合法性和权威性。
(2)它发展了儒家的人性论,充分论证了道德与刑罚的关系。
42、简述张之洞对刑事和民事诉讼法的批评观点
[参考答案]1906年,沈家本、吴燕芳起草《刑事民事诉讼法》,遭到张之洞的严厉批评,从而引发晚清立法中的礼法之争。张之洞对刑事和民事诉讼法的批判观点是:
(1)程序法违背了中国固有法的本来性质。
(2)如果制定了这部程序法,不仅难以掌握法律权力,还会转向监狱诉讼。
(3)先制定程序法是违背法理的。张之洞认为,西方国家和日本先有刑法和民法,后有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
43简述章太炎四权分立四法的主张
,【参考答案】(1)分为行政、立法、司法四权,加上受教育权。辛亥革命后,他修改了四权,增加了纠察权。教育不要随阁进退,教育的目的设定后不要不断变化。教授的任命一定要看是否有专业知识,政府不应该干涉。
(2)四种方法是:(1)分配所有农田,使耕者不为佃农。(2)官办工厂,使仆人获得利润。③限制延续(继承),让富人不把后代传下去。(4)消解议员使政党不敢收受贿赂。
(3)章太炎四权分立四法,旨在“抑强扶弱”、“抑官扩民”、“抑富振贫”、防止贫富悬殊、防止官僚资本垄断国计民生,与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控制资本”基本相同。
四.作文问题
44、论儒家“以国为礼”的思想。
[参考答案] (1)孔子反复表现出对西周礼治的向往。为了解决李周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恢复和维护礼的统治,孔子强调继承李周,同时认为李周有得有失,提出了“仁”的思想体系,将“仁”纳入礼中。其中,“爱人”是“仁”的基本精神。孔子将“仁”接受为“礼”,为礼的统治提供了新的社会伦理基础,同时赋予“仁”的思想以鲜明的社会意义和政治目的。“仁”的思想把李周对贵族内部“接吻”的喜爱限制在更广的社会范围内,但“仁”的思想具有明显的等级意义。
(2)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法先于王”,认为礼的规则是不可改变的。
(3)荀子强调礼治,并把李周改造成一种维持官僚等级制度的新礼。
45、论王夫之的“从严治官,宽以济民”思想
[参考答案]王夫之认为,治国安邦的制度比“任人唯贤”更好。王夫之对皇帝提出了如下要求:
(1)对于皇帝来说,与其说“遵道”,不如说“守法”。民以“主道”治国是必要的,但“法”的本质仍蕴含在“道”之中。为什么这个本质,用王夫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以官为严,以民为宽”?
(2)之所以要严格对待官员,是因为传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立法者也是国王,守法的大臣也是,立法者也是人民”。各级官员都是有能力的人,他们连接着君主和人民。所以民治国家,重点一定是治官。治理得好,百姓不难治。人不应该像官员那样严厉,而应该宽大为怀地支持他们。
(3)王夫之把“宽严相济”作为王道,而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4)王夫之的法律思想与如何实现一代人制度这一中心问题息息相关,在立法、司法等领域都有发人深省的论述,尤其是他对“宽严相济”的传统治国精髓的准确概括,值得深思和深思。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自考专升本 上一篇:自学考试时需要注意哪些答题细节,哪些是容易忽略的? 下一篇:自考历年真题有用吗?怎么利用真题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