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计算机专业。我报的是武汉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最终录取结果还没有出来,这里不敢做任何评价。只是根据自己高考的经历给弟弟妹妹们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大家备考!
首先,找出你升级的动力
你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参加这次高考。也就是你的大学晋升目的是什么?你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你去争取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机会?流行的是我还想上学继续学习!
如果你有了靠前个,有了强烈的欲望,你在整个准备期间就会有取之不尽的动力,从头到尾都会有很深的体会。一个人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去奋斗是精力充沛的!所以我把这个放在靠前位!
二是找出自己的实力(包括可预见的潜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这一点我就稍微啰嗦一下,因为真的很重要!根据广东省自主命题,学生在考试前自行决定学校,不同于高考,然后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选择学校。每个人只有一次高考机会,只能报考一所学校。一旦报名完成,就没有改变的余地了,所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很重要!
虽然可供选择的学校没有高考那么多,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考虑,不要盲目跟风。量力而行,充分考虑自己的优缺点,选择适合自己考试的学校,发挥自己的长处,尽可能避免自己的短板,提高自己被录取的几率。
首先要好好看看大学前两年是怎么学的(专业课怎么样?英语基础怎么样?理工科的高等数学你有多少技能?当然,这些都不是决定性的条件,但最重要的是你未来还有多大的提升空间。也就是你怎么看待自己的学习能力?
其次,了解一下你所在专业学校前几年的招生情况,比如报考人数(不一定,大致如此,今年的武汉科技大学已经凉了一段时间了),也就是录取比例的问题。比如某学校前几年报了很多人,录取人数一般都是固定的或者略有调整,就可以大致推断出一个录取比例。看看能不能承受这种激烈的竞争。很多人都忽略了。最后一分钟,他们突然觉得竞争太激烈,不知所措,最后崩溃,放弃考试。如果你对自己完全有信心,我们之前就提出过这样的假设。如果你申请一个学校,你申请一百个学生,只录一个,你会怎么想?很多人回答:相信是自己!太好了,希望你不要盲目自信!
除了录取率,就是分数线,每年都有波动。很难做出一个标准来参考,大概是因为考试难度级别的分数整体有所提升。所以分数线的关键是看这个学校有没有设置单科分数线。这是致命的,因为单科分数线有否决权。一般大部分学校对英语单科设置分数,也有一些学校对高数设置分数。当然也有学校不设单科分数线的。单科分数线之所以有一票或没有一票的权利,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大学生的录取是以总分由高到低为标准的。但设定好单科分数线后,只有当你单科成绩达到分数线的要求,才有资格参加本次排名。如果你的单科成绩没有过线,再高的分数也没用!!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如果一个同学三科都考了60分,他的总分是180分,其中一个要求一科60分,而你在这个要求单科的科目上刚好考了59分,而另外两科都考了95分,所以你的总分是249分,但很不幸,这个时候可能考上的不是你,而是他。这个例子虽然偏激,但却是真的!所以你在决定报考这所学校的时候,首先要检查你的单科成绩是否能达到其单科成绩的要求,否则你可能会无语。当然,如果你发现很难克服单一学科线的障碍,那就换一个学校。比如江汉大学不设任何单一学科线。今年我们论坛也有很好的例子。一个学生认为英语是他的弱点,很难弥补。不过他的专业课和其他课程都很强。他明智地避开了学科线单一的学校,选择了江汉大学。结果虽然他英语只考了20多分,但他的总分其实是。明智的选择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结果。
然后就是关注所选学校这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一般每个学校选择的考试科目都是固定的,不会有太大变化,变化只是参考教材的变化。一般来说英语是必修的,理工科加高数,非计算机专业上一门计算机基础课,或者专业课,反正就是这几种的结合。就理工科而言,大部分学校都会考高数,但如果你对数学绝对没有希望,那就找任何不考这门课的学校,因为有的学校只考两门,英语加专业课,好像黄石理工和广东经济学院都是这样。我们班有几个同学报了这两所学校,因为我们只学了不到一册进阶专业的内容,而且都是大一新生,早就忘了。因此,他们选择了一所考试次数不多的学校。结果他们考了几次,只有一次不及格,因为他平时基础不好。同样的专业不同的学校也有不同的科目。比如我们这个专业,有的学校考数据结构,有的考C程序设计,有的考计算机基础加程序设计。所以,在选择学校的同时,选择一个学科是你强项的学校,会大大增加你考上的几率。
基础不好的话,尽量避开自己的弱点,发挥自己的长处,尽可能为自己争取一个学习的机会。不管考上哪个学校,至少要有两本书,至少要本科毕业文凭!
如果基础好,或者对自己要求高,尽量选择最好的学校,或者选择专业比较强的学校。当然,这可能会增加你的风险和竞争,但既然你想要,你就必须承担风险,与他人竞争。事实就是这样!
第三,尽可能多地了解你所选学校的考试细节。
这很像军事情报,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首先是确定要考的科目,这是复习的方向。历年招生简章都是很好的参考!
二是找出参考资料。一般参考资料变化不大,但部分学科参考资料逐年变化。但是有些学科参考教材影响不大,可以用任何教材,比如《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版的任何一个版本都可以复习,只要把书上的东西都看懂了,考试绝对没有问题,因为《高等数学》这个东西很固定,只要是可以自然拿出来的教材,肯定符合大专水平提升的要求。但有些科目一定要按照参考教材复习才能有好的效果,尤其是文史经济领域,因为不同的教材可能对概念的定义不同。一般在招生简章出来之前,要集中精力复习英语、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专业课一般掌握的比较好,参考资料出来后再复习也不迟。如果要提前复习,有两种最可行的方法:一是根据去年的参考资料复习,因为一般有连续性;第二,如果你申请的学校有下属的专科学校,你要复习他们专科学校对这门课使用的教材,因为很多学校规定他们专科学校使用的教材是参考教材,可以变相的让这个学校的学生受益。
选完教材,还是有值得关注的地方。因为80%的大学生真实试卷都是不公开的,所以题型不公开。但是如果你在考前有针对性的练习一个科目的考题,你在考试的时候并不会感到意外,至少在心理上可以玩的更稳。比如你考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如果你事先不知道数据结构学科考试的编译算法问题,复习的时候可能会忽略,但是考试的时候会觉得奇怪,基础不好可能会不知所措。不过这个占了20分。
既然说真正的考题是不公开的,那你肯定会问哪里知道考题。!看你自己的意图了。虽然考题不开放,但是可以问。去年考过的学长,肯定会依稀记得一些问题。如果你的学院有大四的学生已经被你想报考的学校录取了,那你还犹豫什么?赶紧联系他们。找不到就来这个论坛。这里有这么多热心的朋友。也许有你想要的东西。据我所知,我们从09级晋级真的很有意思,给你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料,不仅有问题,还有真题,看你能不能找到宝藏了!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问题类型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武汉科技大学去年的英语考试,空是在适当的情况下填的(10分),备考的时候我们还专门练习过。结果今年的考试没有考这个题型,换成了翻译题。还好是英汉翻译,不是很难。
对高考了解的越多,对这次考试的细节了解的越多,你离成功就不再遥远。你对它了如指掌。有什么好怕的?这个没人能告诉你,你只能自己理解。好办法就是来这个论坛,可以交流经验,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个人反对闭门造车的类型!
第四,采取适当的策略复习和准备考试
所谓适当策略,就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来判断整体情况所采取的复习策略。这和田忌赛马类似,就是你是注重扬长避短呢?当然,理想情况下,你们都希望技能能强化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但现实中,你必须学会舍得选择一个重点。比如你需要在薄弱点投入多少精力,是仅仅为了保证你过线,还是为了让它得到更大的提升。个人认为,在保证单个科目过线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可以提高的幅度越大,就应该把时间向科目倾斜,以总分最大化为目标。当然不同专业的选择也不一样。比如对理工科学生来说,英语一般是个软肋,英语很难考高分。如果你英语好,你自然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很多分数。如果你的英语不是特别好,尽量保证自己过线,而专业课和高等数学一般容易考高分。比起英语,如果这两门课你都很受挫,那你就亏大了!
第五,复习过程中保持自己的节奏,不要盲目攀比
虽然复习计划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要时刻知道自己的进度,保持自己的节奏!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些人可能很早就做好了准备。可能他复习过几次。如果因为别人的复习进度而把自己搞砸了,后果可想而知。注意自己的节奏,不要在数量和次数上和别人比,严格控制复习质量。以前引用过这样一个理论,现在觉得有必要再引用一遍:我告诉你下面这个经典的战略思路,可能会让你有点迷惑,但希望你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建国不久,60年代中苏关系不好,战争濒临!当时中苏谈判,苏方威胁中国,说苏联有能力用核弹彻底毁灭中国1000次!当时我们周总理只说过一句话:中国有能力用核弹彻底摧毁苏联!有些情况下,“一”和“多”只是数量上的区别,质量上没有区别。这个很重要!如果你能在一个的前提下保证高质量的完成,就没有必要在数量上和别人竞争,也没有必要被别人的数量吓倒。有强人,但毕竟有少数强人,却有很多人在背后支持!现在要做的是如何高质量的完成自己的一篇,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复习次数!也就是说,只要你有能力搞定高考的卷子,哪怕一个强人能拿下考研的难度,你高考也未必输给他!从大学升本科有那么多困难,Ta能力再高也没有更多的发挥。甚至因为轻敌,眼光差,拿到难点就失去了轻松点。都有可能,不要被强敌吓倒!保证自己素质高比盲目攀比强多了!
第六,信心比黄金重要!
在去大学的路上,你可能会遇到很多挫折,心情会波动很大。你要时刻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样你才能一直自信的坚持到最后的胜利。既然选择了,就不要放弃,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放弃,尤其是考前这段时间。可能那段时间会有各种传言,包括报考人数。别让它影响到你。当你做出选择时,这些困难应该是预料到的。让我告诉你,当我们准备申请武汉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时,我们预见到了激烈的竞争。当时我和小寒预计武汉理工大学的专业报考人数应该是400到500人,因为毕竟武汉理工大学是理工科学生中声音最大的,计算机科学是热门专业之一。再加上今年的经济危机,申请人数可能会更多。综合考虑是400左右,这个专业录取人数25左右。所以我们当时的艰难预期是录取比例是1: 15、根据去年的录取分数线,我们感觉我们有能力达到这个分数线,排除了武汉科技大学部分跟风的专科生和外界尝试过的人。我们认为只要努力学习,完全有可能被录取,于是坚定的选择报考武汉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一路信心满满的走来。然而,事实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拿到准考证的时候,才知道今年的武汉科技大学极其寒冷。报考武汉理工大学的加起来也就七八百人,计算机专业的不到一百人。更准确的说是七八百人,录取人数30人。这个录取比例从1: 15提高到了1: 3,让我们坚信自己更有可能被录取。
期末考试很顺利。虽然考场上也有一些遗憾,比如考虑高分大题的失误,数据结构算法的错题等等,最终成绩令人满意。这里我就透露一下结果:英语60分,高数83分,数据结构86分,总分229分。计算机专业这样的分数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还可以,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还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巧合,就是和我打架的韩笑(这个论坛的超级版主之一),分数和我总分229分一模一样,更何况是我们抄的。其实我们不是一个考场的,她的高分84分,数据结构85分,英语60分。我说这些不是为了炫耀,我只是想用事实告诉你:只要你用心,努力,认真准备,总会有收获的!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上一篇:我的大学:让我重新认识到了大学该有的模样 下一篇:2009届专升本考生经验分享:专升本备考一定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