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理工学院《中国现代文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05-11

广东理工学院《中国现代文学》(<a href=专升本)考试大纲" title="广东理工学院《中国现代文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

首先,课程的性质和设置目的

《中国现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掌握1917年以来中国文学的主要文学活动、流派和思潮,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和评价重要作家和作品,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和欣赏能力。

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在过去30年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了解和掌握重要和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创作概况、代表作品和创作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和评价作家作品的能力。

二,考核的基本要求

《中国现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中国现代文学》这一部分的考试(上)要求考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阶段、现代特征和基本条件;他能掌握重要的文学流派和群体及其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掌握重要作家的生平和创作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能运用中外文学理论阅读、分析和评价相关文学作品。

第三,评估的形式和方法

1、评估表

封闭体积

2.评估方法

考试时间120分钟,100张试卷。问题分为客观问题和主观问题。客观题可以用名词解释,填入诗词空,选择题,简答题等,主要考核文学史的基本常识;主观题可以是简答题、材料阅读分析题、随笔题等,主要评估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以及评价和分析文学作家的能力。

四、考核内容

靠前章是五四文学革命

1.《新青年》与五四新文化;

2.白话文学与人类文学;

3.五四文学论争和文学革命的成就和历史意义;

4.主要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言学会。

第二章二十年代的小说

20世纪20年代小说综述:

2.郁达夫小说的创作特色;

3.叶的创作;

4.重要作品:郁达夫的《沉沦》、叶的《困境中的潘》。

第三章鲁迅

1.鲁迅对现代小说的创造性贡献;

2.《呐喊》、《彷徨》的思想艺术特色;

3.《野草》的内容和创作特色;

4.重要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伤逝》,《永别了,影子》,《这样的勇士》。

第四章20年代的新诗

1.郭沫若的艺术观和文学主张;

2.《女神》的艺术特色和创作贡献;

3.“新格律诗”的审美特征;

4.闻一多、徐志摩创作概况及诗歌特色;

5.重点作品:《天沟》《凤凰涅槃》《炉中之煤》《死水》《红烛》《发现》《别康桥》《雪花的幸福》《偶然》《诗安的奈良》。

第五章二十年代的散文和戏剧

1.周作人的“美写作”及其创作特色:

2.朱自清抒情散文创作的特点:

3.田汉的代表作是20世纪20年代的戏剧。

第六章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潮流

1.左翼文学思潮;

2.左派联盟的兴起、发展和主要成就;几个文学上的争论。

第七章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1)

1.“新感觉派小说”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整体艺术特征;

2.丁玲、张天翼的代表作;

3.重点作品:沙飞女士日记,华威先生,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夜。

第八章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2)

1.茅盾的创作历程和贡献;

2.《子夜》的创作特色和艺术成就;

3.《社会分析小说》。

第九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小说(3)

1.老舍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作品;

2.《骆驼祥子》的内容、人物、主题和艺术特色。

第十章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4)

1.巴金的创作过程;

2.《家》的人物塑造和艺术特色。

第十一章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5)

1.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2.《边城》的内容、主题和艺术特色。

第十二章20世纪30年代的新诗

1.戴望舒对现代诗歌创作的贡献;

2.重要作品:《雨巷》《我用残破的手掌》《断章》。

第十三章三十年代的散文

1.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2.林语堂的幽默散文创作。

第十四章20世纪30年代的戏剧

1.曹禺戏剧的创作资源和成就:

2.重点作品:《雷雨》《日出》。

第十五章20世纪40年代的文学潮流

1.国统区文学的发展与几大文学论争:

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十六章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

1.沙汀的创作;

2.《围城》的主题、艺术风格和特点;

3.张爱玲的创作;

4.重点作品:《在其香茶馆》《围城》《倾城之恋》《金锁记》。

第十七章现代通俗小说

1.张恨水的通俗小说创作。

第十八章20世纪40年代的新诗

1.艾青的创作;

2.九夜诗派的创作特色;

3.重点作品:《电车》《我爱土地》《风景》(新地)。

第十九章20世纪40年代的戏剧和散文

1.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原则;

2.屈原;

第二十章解放区文学

1.赵树理对“评书小说”的创作贡献;

2.《小二黑婚》;

3.孙俪《莲花湖》。

五、参考资料和试卷结构

参考教科书和参考资料:

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3)(靠前版),朱栋霖、朱小金、吴义勤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

参考文献: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选集(1917-2000)》(第1、2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试卷结构

1.文学史知识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2.名词解释。(每个小问题5分,共10分)

3.诗词散文填空空题。(共10分)

4.看材料题。(共15分)

5.简答题。(3个小问题,共25分)

6.征文题。(共20分)

不及物动词每个部分的大致分数

测试内容

涉及的部分

得分

文学史基础知识(文学思想、文学活动、作家、作品)

所有章节

25

现代小说的阅读与理解

第2、3、4、7、8、9、10、11、16和20章

25

现代诗歌的阅读与理解

第4、12和18章

20

现代散文的阅读与理解

第5章和第13章

20

现代戏剧的阅读与理解

第14和19章

10

总计

100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上一篇:2017年普通专升本广东理工学院《环境设计基础》(专升本)考试要求                  下一篇:广东理工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药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