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程考试大纲
(2021年专升本)
适用专业: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
一、考试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教师是否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等。本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理解,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正确地使用它们;掌握,指学生能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应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了解:生理学的概念、研究方法、研究的三个不同水平。
理解:内环境与稳态的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掌握: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特点。负反馈、正反馈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了解:细胞膜的基本结构,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分子。
熟悉:单纯扩散的概念、转运的物质及影响扩散通量的因素;易化扩散的概念、类型、转运的物质;原发性主动转运的概念、机制,Na+泵的本质、激活条件、生理作用及生理意义;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实例;出胞、入胞转运的分类及实例。
掌握:静息电位的概念、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动作电位、阈电位、局部反应的基本概念、动作电位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兴奋性的概念;阈值与兴奋性之间的关系;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分期及特点。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及影响因素;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基本步骤;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 血 液
了解:血液的组成、血浆及有形成分的功能,白细胞的总数及分类计数。
理解:血细胞比容的概念、正常值;血浆与血清的概念及区别;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生理作用;红细胞的数量、血红蛋白的正常值。红细胞渗透脆性及悬浮稳定性,红细胞生成条件(生成部位、生成物质、成熟因子)及生成调节。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及鉴定原理。
掌握:血小板的数量及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血液凝固的概念、基本步骤及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生理性抗凝物质的作用机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组成及意义。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交叉配血试验与输血原则。
第四章 血液循环
了解:肺循环的生理特点及脑血流的调节
理解: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泵血过程中心室压力、瓣膜、血流方向及容积的变化。第一、二心音的区别。冠脉循环的生理特点及调节。
掌握: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和特点。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及意义;自律性的概念,正常起搏点及其控制潜在起搏点的机制;心脏内兴奋的传播途径、特点及意义。收缩压、舒张压与平均动脉压的概念及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中心静脉压的概念及意义。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微循环的组成、血流通路及生理意义。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及影响因素。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每分心输出量、心指数的概念及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力贮备的概念及意义。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及交感缩血管神经的递质、受体和作用;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过程、特点及意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作用的异同点。血管紧张素、血管升压素的生理作用。
第五章 呼 吸
了解:呼吸的意义。
理解:肺通气的原动力与直接动力,呼吸运动的概念;在呼吸运动中肺内压的变化。弹性阻力与顺应性的相互关系。影响肺换气的因素,通气/血流比值的概念及意义。气体在血液运输中的运输形式,血氧含量、血氧容量、血氧饱和度的概念,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
掌握:胸膜腔内压的变化、形成机制及生理意义,人工呼吸的原理。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及意义。肺活量、时间肺活量与每分肺泡通气量的概念及意义。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血液中CO2、H+、O2浓度的变化对呼吸运动的调节及其机制。肺牵张反射的概念、反射过程及意义。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了解:唾液的性质和成分、作用,唾液分泌的调节。咀嚼与吞咽。呕吐反射。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大肠液的分泌,大肠内的细菌作用,大肠运动形式,集团运动,排便反射。
理解: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胃液的成分、作用。胃运动形式及意义。胰液、胆汁的成分和作用。小肠为什么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几种主要营养物质吸收的途径及机制。
掌握:胃液分泌的调节;胃排空的概念、动力及影响因素。胰液、胆汁分泌的调节。小肠运动形式(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和蠕动)及意义。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了解:能量的来源与利用及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体温的概念、正常值。
理解: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及非蛋白呼吸商的概念。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掌握:基础代谢率(BMR)的概念及测定的意义。主要的产热器官、产热活动的调节;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散热方式及调控。体温调节中枢及其调节。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了解:肾脏排泄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意义。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和排尿异常。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正常尿量、多尿、少尿或无尿的概念。
理解: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的基本概念、正常值及意义。Na+、Cl-、水、HCO3-、K+的重吸收,肾糖阈的概念。H+、NH3和K+的分泌及H+-Na+交换与K+-Na+交换间的相互关系及意义。血浆清除率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掌握: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葡萄糖的重吸收。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渗透性利尿的概念及机制。抗利尿激素(ADH)的生理作用及分泌的调节,水利尿的概念。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了解:感受器的分类,掌握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躯体感觉及前庭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
理解:视近物时眼的调节,眼的折光能力异常。
掌握:视网膜两种感光换能系统的分布及功能特点。视力的基本概念。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行波学说的基本要点。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了解: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基本功能,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神经元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脑的高级功能。
理解: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突触的概念;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及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lPSP)的概念及产生的机制。外周神经系统中主要的递质和受体;胆碱能受体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生理效应及受体阻断剂。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
掌握:感觉投射系统的功能;内脏痛的特点及牵涉痛的概念;脊髓在姿势和运动调节中的作用;牵张反射的概念、类型、生理意义及反射弧的特点;去大脑僵直的概念、产生机制。大脑皮质运动区及运动传出通路;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基底神经节的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功能特征。
第十一章 内分泌
了解: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主要生理过程中的作用与作用机制。
理解:激素的概念及一般特性。腺垂体激素的分泌调节。
掌握: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分泌的调节。应激反应与应急反应的概念及区别。
第十二章 生 殖
了解:妊娠的维持及激素调节。
理解:睾丸的内分泌功能,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掌握:卵巢的生卵作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月经周期中卵巢周期与子宫周期的激素调节。
三、考试方式
1. 考试类别:闭卷考试
2. 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3. 考试时量:90分钟
4. 题目类型
(1)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答卷对应题号方框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30~35分);
(2)填空题:(每空1分,共15~20分);
(3)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5~8分,共20分);
(5)论述题:(每题10~15分,共10~15分)。
四、参考用书
王庭槐主编.生理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