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
二、考试时量
120分钟
三、卷面分数
100分
四、考核内容与要求
大学数学基础由《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课组成,其中《微积分》约占52%、《线性代数》约占2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约占24%。课程开设旨在培养学生比较严格的思维训练和较好的数学基础,有一定数学推理与分析能力,能够运用金融工具和数量分析方法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考察内容紧跟培养要求,考查考生掌握必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性质、较熟练的运算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具体内容如下:
(一)《微积分》
1.考核内容
(1)函数、极限与连续
极限的概念与基本运算法则;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未定式极限;两个重要极限;函数的连续性
(2)导数与微分
导数的概念;导数基本运算法则;导数基本公式;复合函数导数运算法则;隐函数的导数;高阶导数
(3)导数的应用
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曲线的切线;函数的单调区间与极限;函数的最值;函数曲线的凸凹性与拐点
(4)不定积分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基本运算法则;不定积分基本公式;不定积分的计算
(5)定积分
变上限定积分,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定积分换元积分法则,定积分分部积分法则
2.考核要求
(1)了解:函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微分四则运算,复合函数、隐函数、和高阶导数的求解
(2)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型之间的关系,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
(3)掌握:极限性质,导数和微分的基本运算法则及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基本运算法则及公式,导数的应用
(二)《线性代数》
1.考核内容
(1)行列式
二阶和三阶行列式;n阶行列式;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按行或列展开;克拉姆法则;
(2)矩阵
矩阵;矩阵的运算;逆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与初等矩阵;矩阵的秩;
(3)n维向量与线性方程组
n维向量与向量组;向量组的线性组合;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向量组的秩;线性方程组求解
2.考核要求
(1)了解:n阶行列式的定义,特性矩阵的定义及其性质,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
(2)理解:矩阵的相关概念,线性相关的概念、判断及具体应用
(3)掌握:行列式的基本性质及求解,矩阵基本运算和初等变换,线性方程组求解
(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考核内容
(1)随机事件与概率计算
随机试验与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的加法公式;概率的乘法公式;事件的独立性
(2)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随机变量的概念与分类;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连续性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密度;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3)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数学期望及其运算法则;方差及其运算法则;常用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2.考核要求
(1)了解:随机实验与样本空间的概念,随机变量的概念与分类
(2)理解:概率的定义及性质,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数字特征的概念与性质
(3)掌握:概率的性质及求解,分布函数的定义及求解,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的求解
五、题型
填空题20分(每小题4分);单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4分);判断题10分(每小题2分);计算题50分(每小题10分);
六、参考教材
1、吕向东,王诩主编《线性代数(第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
2、周誓达主编《微积分(第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
3、吴赣昌主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工类·高职高专版·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
《经济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
二、考试时量
120分钟
三、卷面分数
100分
四、考核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导言
1.考核内容
(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稀缺性;选择与资源配置;资源利用;经济学十大原理。
(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 实证分析的方法; 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
1. 考核要求
(1)理解: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定义以及两者的联系。
(2)掌握: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资源利用和配置以及资源的稀缺性。
(3)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二章 需求、供给、价格
1.考核内容
(1)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的概念,需求的基本理论,供给的基本理论。
(2)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形成,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3)价格机制与价格政策:价格机制及其对经济的调节,价格机制的缺陷,价格政策。
2. 考核要求
(1)理解:需求与供给的概念,需求的基本理论,供给的基本理论。
(2)掌握:均衡价格的形成,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3)了解:价格机制及其对经济的调节,价格机制的缺陷,价格政策。
第三章 弹性理论
1. 考核内容
(1)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
(2)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的计算。
(3) 弹性理论的实际运用。
2. 考核要求
(1)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
(2)掌握: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的计算。
(3)了解:弹性理论的实际运用。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考核内容:
(1)欲望与效用的概念。
(2)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及其与消费者均衡之间的关系。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需求定理。
(4)无差异曲线,消费可能性线。
(5)无差异曲线分析,及其运用其进行消费者均衡分析。
2.考核要求:
(1)了解: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性线,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性线
(2)理解: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及其与消费者均衡之间的关系。
(3)掌握:无差异曲线分析,及其运用其进行消费者均衡分析,效应的概念。
第五章 生产理论
1.考核内容:
(1) 生产的概念与生产函数。
(2)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何应用其确定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3) 规模经济的概念,以及如何根据规模经济确定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4) 如何确定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2.考核要求:
(1)了解:如何确定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2)理解:生产的概念与生产函数;规模经济的概念,以及如何根据规模经济确定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3)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何应用其确定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
第六章 成本与收益
1.考核内容:
(1)短期成本分析:短期成本的概念与构成。
(2)长期成本分析:长期成本的概念与构成。
(3)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厂商的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
2.考核要求:
(1)了解: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区别。
(2)理解: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概念与构成及相互关系。
(3)掌握:厂商的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七章 厂商均衡理论
1.考核内容:
(1)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及其均衡条件。
(2)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及其均衡条件。
(3)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及其均衡条件。
(4)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及其均衡条件。
2.考核要求:
(1)了解: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及其均衡条件。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及其均衡条件。
(2)理解:短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及其均衡条件;
(3)掌握: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及其均衡条件。
第八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1.考核内容:
(1)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与区别。
(2)国内(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生产法和收入法。
(3)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4)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
2.考核要求:
(1)了解: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
(2)理解: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与区别;国内(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生产法和收入法。
(3)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第九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本章要求考生主要掌握收入循环流量模型、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及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考核内容:
(1)均衡产出的概念。
(2)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国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
(3)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的计算。
(4)总供给与总需要的概念以及几种典型的供给和需求曲线。
(5)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变动对GDP的影响。
2. 考核要求
(1)了解: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的计算,和四部门经济中国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
(2)理解:两部门、三部门经济中国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变动对GDP的影响。
(3)掌握:总供给与总需要的概念以及几种典型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均衡产出的概念。
第十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考核内容
(1) 失业理论。失业率的概念,失业的分类与原因。
(2) 通货膨胀理论。通货膨胀的度量,通胀的分类与原因。
(3)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2.考核要求
(1)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分类。
(2)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3)掌握:通货膨胀的概念及成因。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
1.考核内容
(1)宏观经济政策概况:宏观经济政策分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定义,两者的区别。
(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内容、运用及其作用效果
(4)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内容、运用及其作用效果
2.考核要求
(1)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分类,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2)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理论与概念。
(3)掌握:宏观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宏观货币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五、题型
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多项选择题15分(每题3分);
名词解释题15分(每题5分); 论述题15分 (每题15分);
判断题12分 (每题2分); 计算题13分 (每题13分)。
六、参考教材
1、主要教材:梁小民主编《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07月。
2、参考教材:高鸿业 主编《经济学基础(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