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2020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到本科(以下简称“专科到本科”)招生工作顺利进行,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结合滨州学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靠前条本章程适用于2020年滨州学院普通高等教育招生。
第二条滨州学院专科生招生实行“公平竞争、公平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在综合评估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选拔学生。
第三条滨州学院专科生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学校概述
第四条学校全称:滨州大学
第5条学校代码:10449
第六条办学层次:本科院校
第七条办学类型:公立和普通高等学校
第八条发证:专升本学生基本学制为2年,学习年限最低为2年,最高不超过4年。学校根据培养计划完成规定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后,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专科生毕业证注明“在学院××专业本科起点学习”,学习时间根据进入本科阶段的实际时间填写。符合授予学士学位条件的,授予相应的学位。
第九条学校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五路391号,邮编:256603
第十条学校概况
滨州大学是一所省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滨州市,滨州市是冰圣孙子的故乡,渤海革命老区,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前身是1954年创办的北镇师范学校。1983年更名为滨州师范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滨州大学。2012年成功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资格考核,2017年成功被授予山东省硕士学位甲级工程建设单位。2018年10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考核。
校园占地1970亩,建筑面积72.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5.47亿元。实验教学中心21个,其中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5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87万册,电子图书124.63万册。全国有19所二级学院、60个本科专业、29所专科学校,招收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学生,全日制专科学生18297人。
学校以独特的本科教育为重点,凭借国内靠前所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本科大学的先发优势,大力放大和强化航空空的特色,航空空学科规模日益扩大。设置飞行技术、民航维修工程、空管理与调度、机场运营与管理、飞机动力工程、飞机制造工程、飞机适航技术、航空空物流工程、飞机设计与工程、无人导航空系统工程、空中型机组等38个教学与实验训练平台,如波音737-300飞机研究与教学训练平台、飞行模拟实验室、空交通管理实验室、CCAR147民航/,并有民航飞行员执照考试点和CCAR66民航维修人员执照考试场地;先后与山东航空空等20家航空公司空合作培养航空空专业人才,为民航行业输送飞行员、机务、调度员、管制员、空空乘等专业人才4000余人,400余名毕业生成长为机长。飞行学院教学团队被批准为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学校航空空的特点得到了中国民航总局的充分肯定和工业企业的一致认可。原民航总局局长李家祥、杨元元、民航英雄杨利伟等领导多次来校视察指导。学校航空空成为全省高等教育的美丽名片。
学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点,积极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体、航空空为主体、理工科、文学、教学、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的学科和专业结构布局。着力打造与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民航空、化学化工、生态环境、机电、信息、土木、教师教育七大应用型专业群。飞行、化工、计算机、生物技术四大专业群被批准为山东省高层次应用型专业群。在山东省率先实施二级学院理事会建设工程,成立了校理事会和14个二级学院理事会,不断释放二级学院办学活力。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协作教育。有300多个校企合作单位,19个合作专业,6个专业(方向)实现“订单式”培养;被批准为全国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之一,两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两所二级学院被评为“山东省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实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学生升学率、录取分数线、录取率不断提高。非英语专业四级和六级通过率分别高达90%和40%,本科入学考试通过率维持在30%左右。连续七年被批准为“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实施单位,立项423个,项目数量位居全省专升本前列;三年来,学生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130项。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超过90%,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山东省就业最具竞争力的本科院校”。
学校坚持引进教育并举,实施“三百工程”、“1121人才工程”、“黄河人才工程”、“聚英计划”,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1080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名师5人,山东省优秀教师5人,山东省教学团队5人,“黄河人才”特聘教授4人。聘请8名院士担任名誉院长、顾问或客座教授,聘请157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授和兼职教师。
学校重视科研,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和“1355科技创新工程”,不断强化优势和特色,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山东省黄河三角洲有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航空空信息技术R,D基地等26个创新平台。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67个,省级项目496个;在SCI、SSCI、EI发表论文742篇,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90篇;出版学习专著278部;授权912项专利;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6项。《滨州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地方专升本名刊”,“孙子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名刊建设工程”。学校是山东省教育厅批准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中科院、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等34个单位合作培养研究生。
学校积极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积极迎接“一带一路”、“两区两圈”、“民航强国”、“滨州富强”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服务黄河三角洲行动计划》、《服务航空行动计划》空,编辑《服务滨州富强十大行动计划》。与山东社科院、滨州市政府、山东航空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国际机场、济南机场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博士企业银行”活动,承担400多个服务项目,开展400多个合作研究项目,转让转化科研成果30项。2012年被批准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培养各类继续教育(远程教育)人才4万余人。
学校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48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先后举办了市场营销、学前教育、软件技术等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致力于建设绿色、文明、安全、和谐、美丽的校园,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绿色示范单位”、“全国大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先进单位”、“安全山东建设先进单位”、“山东大学安全校园”等40多项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中国教育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民航报》、《中国航空》空报、《大众日报》、《高等教育领导参考》、《光明》等媒体,和大众,多次报道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学校的影响力和声誉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三章组织结构
第十一条滨州大学成立专科生招生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专科生招生政策和计划,讨论决定招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十二条滨州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是组织实施大专生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2020年滨州学院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的日常工作。不要委托个人和机构从事大学生招生工作。
第十三条滨州学院纪委对我院招生进行监督。
第四章准入
第十四条招生要求: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鲁教字[2020]1号)等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第十五条招生专业和计划:
专升本招生章程" alt="2020年滨州学院专升本招生章程" width="520" height="558"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520px; height: 558px;"/>
第十六条申报比例:申报比例按山东教育招生考试院。
第十七条录取原则: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2020年本科招生工作的通知》(鲁教字[2020]1号)执行。
退役士兵考生的录取办法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和省招生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男女比例:男女比例不限。
第十九条身体健康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
第五章其他
第二十条新生复试:未取得专科毕业证书者,不予报读,取消其入学资格。新生报到后3个月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复试,复试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审核不合格者不予注册为学生,由学校负责还款及善后处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籍管理按照《滨州学院学籍管理规定(试行)》执行。
第二十一条专业调剂政策:专升本班学生,不得申请专业调剂。
第二十二条学费标准及退还方式:学费应符合鲁家韩非〔2018〕72号文批准的《滨州学院学分制收费标准》中相应专业的收费标准,按照《滨州学院学分制收费管理暂行办法》(鲁家飞函〔2018〕72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鲁政办发〔2018〕72号)执行
第二十三条学生资助政策
1.学校有国家奖学金、国家激励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激励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和社会奖励。
2.银行贷款: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按照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到当地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学生原籍信用助学贷款。
3.勤工俭学:我们学校为校内外学生设立勤工俭学岗位。
4.按照有关规定,我校对贫困生实行了减免学费、特殊困难补助、绿色通道等一系列资助措施。
第二十四条学校不以任何名义举办辅导班,不为高考编辑和印制相关材料。
第二十五条本章程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政策不一致的,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政策为准。
第二十六条以滨州学院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和宣传活动的机构或个人,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二十七条本章程由滨州学院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滨州黄河五路391号
邮编:256600
电话:0543-3190200,3190201
网站:https://zsjy.bzu.edu.cn/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山东专升本 上一篇:专升本可以升入哪些本科院校 下一篇:2020年济南大学泉城学院专升本招生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