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专升本政策出台两年后,随着“登陆日”的临近,引发了舆论风暴。那么,如何理解山东学院排名前40%的必要性呢?我们和乐贞老师一起看看吧。
2017年,山东省调整了“专升本”政策,规定从2020年起,应届专科生参加“专升本”考试,整体素质评价分数不得低于同年级同专业前40%。从今年7月中旬开始,部分正在准备明年“专升本”的2017级学生在山东政务网上表达了“反对意见”。有同学认为这样的“一刀切”的规定忽视了不同院校学生的素质差距,“剥夺”了部分学生的考试机会。
山东“专升本”新政策是按照“三年早教”的原则出台并实施的。应该说,从政策本身来看,并没有“剥夺”学生的考试机会,这是新政公平实施的结果。学生考上大学,不能只看考试成绩。毕竟,这将鼓励高职学生的考试取向。
在此之前,一些学生几乎完全围绕“大学对大学”的主题学习;一些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不给学生完整的高职教育,将本专业非考试科目的教学边缘化。
学生被要求在综合素质评估中排名前40%,以使即将参加“大学对大学”的学生重视所有课程的学习,培养综合素质。这和大学申请专业变更前需要的GPA数差不多。
这项政策对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新政规定,只要达到前40%,就可以参加“高考”;如果你因为不努力排在40%以下而失去考试机会,那不是“剥夺”,某种程度上是自暴自弃。
当然,有些同学的疑惑是无法理解的。目前,许多专科生都有强烈的深造愿望。
但是,由于新规有利于高职院校长期形成良性的人才培养生态,并给出了三年的“过渡期”,从公平的角度来看,尊重规则而不是否定规则显然是更理性的选择。但如果根据部分学生的要求取消政策,不仅会把新政当成儿戏,对学习认真、综合素质评价得分较高的学生也是不公平的。
对于有强烈升读大学愿望但未能取得综合成绩的学生来说,统考不是唯一的机会。他们也可以选择升级到成人高等教育,包括自学、成人高考、在线教育和开放大学
总的来说,作为选择性考试,注重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值得肯定的,是对过去一些职业学校和学生过度考试的纠正。但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综合素质“前40%”不是唯一的选择。
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在“专升本”选拔制度中纳入综合素质测评时,如何做到更加公平公正。无论是以一定比例作为考试硬门槛,还是将综合素质测评转化为一定分数并加以考虑——各地都要充分听取专家、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制定科学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并公开透明地实施,接受监督。
无论如何,职业教育不是单纯为了“从曲线提升到基础”,而是为了培养更多的技术型人才。从长远来看,只有真正着眼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拥有广阔的专业人才发展空间空,才能解决目前“升级”的困惑。
山东的“专升本”政策对平时不努力,只想靠考试混文凭的学生不够友好。但是对于真正对大专和研究生感兴趣的学生来说,机会永远在那里。
2020年山东专科生具体考试时间不确定。对于准备参加考试的考生,一定要注意公告。在此,乐贞老师预祝考生成绩优异。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山东专升本 上一篇:全日制专升本含金量如何 下一篇:福建专升本语文练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