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贞小编为福建学院升福建大学的会计考试科目《基础会计》名词解释整理了一些考点,继续与大家分享,让考生看一看。
61.总分类账,简称总分类账,是根据总分类账账户开立账户的账簿分类,用于登记所有经济交易,进行总分类账核算,提供全面的会计数据。
62.明细账——简称明细账,是按照明细账科目记账的一种账簿分类,用于登记某种经济业务,进行详细的分类核算,提供详细的会计数据。63.参考账簿是对日记账账簿和账簿分类中不能记录或记录不完整的一些经济业务进行辅助登记的账簿。
64.记账账簿——简称为“记账账户”——是指在开户前用连续页码装订固定数量的账户页面的账簿。
65.活页账簿——简称活页账簿,是将一定数量的账页放在活页夹中,根据会计内容的变化,可以随时增加或减少一些账页的账簿。
66.卡账本——简称卡账,是将一定数量的卡账页面存储在专用卡盒中的账本,账户页面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添加。
67.对账——就是查账本和记录。
68.结账——在登记当期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方法在会计期末结账,包括当期发生的金额和期末余额。
69.财产检查——是指通过实物和现金的实物盘点以及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的核对,确定资产、物资、货币资金、债权债务的实际金额,从而查明账户金额与实际金额是否一致的一种特殊方法。
70.未清项——指由于单位与银行传输时间不同,一方已入账,另一方未收到结算凭证而未入账的金额。
71.定期盘存制,也称“定期盘存制”,是指根据会计凭证,在相关账簿中只登记存货增加,不登记存货减少的一种存货核算方法。月末以实际盘点的存货作为账面余额,再反向挤压计算当期发出数。
72.永续盘存制,也称为账面存货制,是一种根据账簿记录计算期末存货账面余额的存货核算方法。73.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提供的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以及一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文件。
74.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75.利润表是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76.现金流量表——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77.中期报告-指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
78.单位会计报表——指独立会计单位根据自己的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编辑的会计报表。79.汇总会计报表——指上级主管机关根据下级单位的单位会计报表和汇总单位本身的会计报表汇总的会计报表。80.个别会计报表——是指会计人员仅按照特定会计主体的会计范围编辑的会计报表,不反映投资单位和其他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81.合并会计报表——是指将投资单位及其投资的被投资单位作为一个整体,以投资单位自身的会计报表和所属被投资单位的会计报表为基础,编辑的会计报表。反映投资单位和被投资单位的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
82.会计信息质量——指通过会计产生的会计信息是否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是否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并能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可靠性和透明度。
83.客观性原则——指会计核算应以实际交易或事项为基础,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84.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仅仅是以其合法的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
85.相关性原则——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从而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86.一致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在每个期间前后应该一致,不能随意改变。需要变更的,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变更的内容和原因、变更的累积影响以及无法合理确定累积影响的原因。
87.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相互一致、具有可比性。
88.及时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拖延。
89.清晰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辑应清晰易懂并易于使用。
90.会计循环——即按照一定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
91.会计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存在的条件作出假设,如空、时间、计量尺度等,以及会计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并把它们作为会计的前提和基础。
92.会计主体——会计必须以一个特定的单位为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称为会计主体和会计主体。
93.持续经营,又称持续经营,是指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停业、合并或破产,并以其现有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或扩大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继续经营。
94.会计期间——指将持续经营活动的期间划分为若干会计期间。95.货币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将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以统一的货币单位进行综合反映。
96.权责发生制原则,又称应收应付账款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根据收入已经实现、费用已经发生的事实,确认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并由当期承担。97.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应当将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与取得这些收入所发生的费用进行配比,并在会计期间确认。
98.实际成本原则,又称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在计量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时,必须以经济业务活动实际发生时的取得成本或者实际成本作为登记的依据。99.收入支出和资本支出的划分原则——是指企业会计核算中应合理划分收入支出和
资本支出的限度。
100.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企业在处理具有不确定因素的经济业务时必须谨慎,即只确认可预见的损失和费用。
101.重要性原则——指交易或事件在会计过程中的重要性,采用不同的会计方法。
102.收付实现制——又称实缴实缴制——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的金额作为确认当期收入和当期费用的标准!
103.预提费用——指当期已从企业受益但尚未支付的费用。104.应计收入——指当期已经实现但尚未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
105.递延账户——指已经支付但不能确定为已实现的收入或费用。包括预付费用和预收收入。
106.待摊费用——指当期或前期已经支付,但在后续会计期间受益,因此由后续会计期间承担的费用。
107.预收收入——指当期已经收到并入账,但因缺少商品或服务而尚未实现的收入。108.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因磨损而减少的价值。
109.固定资产减值是指由于技术陈旧、损坏、市场价格持续下跌、长期闲置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其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110.坏账损失——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账款,企业发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111.直接核销法——指企业在确认坏账实际发生时,将其作为损失计入当期费用,同时核销应收账款和往来账款的一种坏账核算方法。
112.备抵法——是指在每个会计期末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记录在当期费用中,同时记录在“坏账准备”科目中,然后在坏账实际发生时进行转回的坏账核算方法。
113.虚拟账户是指损益账户,即收入账户和费用账户。会计期末,这类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应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无余额,故又称“暂账”。
114.真实账户是指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这种账户通常在会计期末结账后有余额。这意味着这些余额必须结转到下一个期间进行连续记录。所以也叫“永久户口”。115.会计报表,也称为会计程序或会计处理程序,是指凭证和账簿组织、会计程序和方法的结合。是记账和生成会计信息的步骤和方法。116.会计凭证的会计形式是一种基本的会计形式,其特点是根据各种会计凭证直接登记总账。
117.科目汇总表的核算形式,又称会计凭证汇总表的核算形式,是以按会计科目定期汇总会计凭证,然后按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为特征的一种会计形式。
118.汇总记账凭证的会计形式——一种会计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将一定时期(如10天)的所有记账凭证定期编辑成汇总记账凭证,然后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账。
以上是小编乐贞的分享,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考生可以多了解一下福建专升本的内容。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统招专升本福建专升本全日制专升本 上一篇:2021年湖南专升本计算机考点-演示文稿 下一篇:2021年陕西专升本英语议论文写作模板-A或者B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