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道小题2分,40道小题,共80分)
1.世界观是()
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本观点
c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基本观点D .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2.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理性主义唯心主义和经验主义唯心主义辩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3.以下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a存在是被感知的,B意识是一切的起源,C客体是感觉的复合,D理性是提前的,而理性是身体
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本质是()
事物数量的增加改变了事物的基本性质
事物的所有运动和变化,新事物的出现和旧事物的消亡
5.矛盾的本质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
6.事物的程度是指事物的()
a、量变与质变的统一,b、动静的统一,c、质与量的统一,d、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统一
7.实践已经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是()
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有意识主动的活动有社会历史的活动
8.因果联系是()
一、事物之间不可避免的本质联系;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
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联系
9.整个人类发展史的关键是()
生产劳动史b阶级斗争史c政治制度史d宗教信仰变迁史
10.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准在于人()
不同的思想和信仰不同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
c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不同,D由于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经济地位
11.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是()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人口素质d生产方式
12.这个国家本质上是()
社会秩序的维护者社会参与的领导者
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机构,阶级压迫的工具
13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是()
a战争和革命b和平与发展c第三世界的崛起d社会主义的发展
14.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作品()
一部《反对本本主义》和《井冈山的斗争》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
c“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
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
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6.中国共产党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变相抵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是()
a、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第七次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D、红军第四次代表大会,以及右场讨论
17.中毒语速的根本问题是()
a代表多数,反对少数,B代表领导
政策和战略问题政治纲领和路线问题
18.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与其他两部成文法的关系是()
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建,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土地革命
19.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
实现共产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提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
a《论十大关系》B《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为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而奋斗》D《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21.毛泽东在《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提出了处理国家生产和生产者个人关系的方针
a团结-批评-团结b统筹规划,妥善安排
c、调整、巩固和提高,D、兼顾三个因素,而国家和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22.中国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分配采取()的政策
a积极领导,稳步推进b使用限制
鼓励、支持和支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23.我们党对待官僚资本和国家资本的政策是()
a没收,B没收,和平赎回C和平赎回,没收D和平赎回,和平赎回
24.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
甲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看法乙认为美帝国主义是纸上谈兵
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关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5.邓小平理论的特点是()
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新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d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
26.突破“两个凡是”禁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理论的宣言是()
a“新民主主义理论”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向前”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7.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
a、与时俱进,b、党的先进性,c、执政为民,d、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2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是()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共同富裕b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9.“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是()
a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b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c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d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0.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
第十二次党代会甲、十三次党代会乙、十四次党代会丙、十五次党代会丁
32.以劳动者工会和资本工会为基础的股份合作经济的性质属于()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私营经济d个体经济
33.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
a全社会范围内个人收入分配原则B公有制范围内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
国民收入分配原则
34.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服从和服务()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b、经济建设,c、依法治国的目标,d、社会稳定的大局
35.“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回事。民主是一个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该理解为()
a民主是手段B民主是目的C民主是国家制度,但不是政治制度D民主是指国家制度
36.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十次全体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第490号,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并于2007年7月1日就职。
曾荫权、董建华、何厚铧、万
37.4月18日零时,我国铁路首次()大规模提速全面实施,我国铁路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a,四b,五c,六d,七
38年2月12日,湖北省公安厅发布消息称,根据统一部署,湖北省网络监督员在浙江等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检测出生产传播()病毒,一举抓获李俊等犯罪嫌疑人。这是中国第一起计算机病毒生产大案。
a、熊猫烧香b、黑客c、禽流感d、非典
39.1月24日至28日,一年一度的经济论坛在()举行。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多名政界人士和各界人士出席了包括多哈经济全球化、全球气候变化和中东和平四位一体谈判在内的主要议题
A.中国。北京b,瑞士。英国达沃斯。美国伦敦。纽约
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是()
甲,共享一片蓝天乙,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C.绿色北京、绿色奥运D、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二、分析题(每道小题10分,共20分)
41.矛盾的普遍性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42.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形式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过渡时期党的总路线
4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任务是什么?
45.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四、论述题(1道小题,共20分)
46.结合世界形势、国情、党情的变化,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选择题(每道小题2分,40道小题,共80分)
1.2.3.D 4。D 5。B 6。C 7。B 8。A 9。A 10。D
11.D 12。D 13。A 14。B 15。B 16。B 17。B 18。C 19。B 20。B
21.B 22。A 23。B 24。C 25。B 26。B 27。A 28。D 29。C 30。C
31.B 32。B 33。B 34。B 35。C 36。A 37。C 38。A 39。B 40。B
二、分析题(每道小题10分,共20分)
1.错误
(1)矛盾的普遍性意味着矛盾无处不在;矛盾的特殊性意味着不同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不是一段完整的关系。
(2)一切事物既包含矛盾的普遍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是许多特殊矛盾的抽象共性,它只是概括了每个特殊矛盾的部分和本质,而不是矛盾的全部特殊性,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在于矛盾的特殊性,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
2.错误
(1)中国人民民主专政连接着两个革命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因此,这一时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即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这是向无产阶级专政过渡的一种形式。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由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因此,在这一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从一切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转变为本质上的无产阶级专政。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1)195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并全面阐述了过渡时期党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时期,党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长期实现国家家庭商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变三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和改变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并举的总路线。
2.(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它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3.(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现代化、世界化、未来化、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社会主义文化。
四、论述题(1道小题,共20分)
1.(一)关键在于与时俱进,揭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理论和领导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途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理论品质。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的党,才能永葆青春。
(2)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揭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谛和精髓。从直接意义上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着眼于永恒的先进性,先“先进”再“代表”;只有“高级”才能“代表”,只要是高级,就能代表。
(三)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即要求党的一切理论和工作始终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同命运、同心连心。
2.(1)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背景。当代国际形势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政治格局在世界多极化中曲折发展;二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第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当前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形成的。
(2)社会主义成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世界上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兴衰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基础。曲折的发展历程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反面的教训。中国共产党80年来的基本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积极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总结中国和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3)科学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科学分析党的现状,是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基础。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年成专升本试卷答案政治 上一篇:是什么原因导致专升本效率低下?复习效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天津2021年专升本什么时候开始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