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 ~ 40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80分。在每个问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个。
1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A.资本主义制度
B.民主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共产主义制度
回答:c。
2人民的主体是()
A.体力劳动者
B.进步知识分子
C.每个时代的进步革命阶级
D.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回答:d。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与党建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回答:B
4中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根本是()
A.由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决定的
B.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C.发展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关系的必然要求
D.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回答:d。
5唯物史观的人民范畴是指()
A.推动社会进步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B.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所有人的总和
C.所有被剥削和被压迫的人的总和
D.从事生产劳动实践的所有人的总和
答:答
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的目标是指()
A.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
B.四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
C.四位一体: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
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
回答:B
7意识的能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是()
A.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
B.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摆脱客观世界的束缚
通过指导实践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
回答:d。
8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
A.有效的裁军和军备控制
B.发挥联合国的维持和平作用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加强国际干预
回答:c。
9 .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
A.按资本分配收入
B.劳动收入
C.按劳分配收入
D.风险收益
回答:B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是()
A.教育和科学的发展
B.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C.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
D.发展文艺
回答:c。
11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立场是()
A.反对霸权主义
B.反对帝国主义
C.维护世界和平
D.独立性ˌ自立性
回答:d。
12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是由于()
A.由聚会的目的决定
B.由党的性质决定
C.由党的纲领决定
D.由党的路线决定
回答:B
13反驳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A.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感觉来反映世界
B.指出人可以通过思维认识世界
C.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
D.将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回答:d。
14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事物是感情的结合”
C.“意识是万物之源”
D.“道理在前面,道理是基础”
回答:d。
15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是()
A.合作社经济
B.私营经济
C.公私经济
D.国有经济
回答:d。
16在1956年的知识分子大会上,周恩来把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表述为()
A.知识分子是一个独立的阶级
B.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C.知识分子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
D.知识分子不属于工人阶级
回答:B
1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为()对经济基础。
A.关键作用
B.主导角色
C.服务的作用
D.促进作用
回答:c。
18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是()
A.宗教与国家分离
B.宗教自我管理
C.宗教信仰自由
D.限制宗教发展
回答:c。
19认知的主体是指()
A.所有活着的人
B.所有有感官能力的人
C.所有知识渊博的人
D.从事实践和认知活动的人
回答:d。
20英雄史观的理论起点是()
A.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
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运动受偶然因素支配
D.社会意识是活跃的,会适得其反
回答:B
2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党派有()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反对党
D.参与方
回答:d。
22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基础是()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地位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识到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回答:c。
23被称为《新时代思想解放宣言》的是()
A.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词”
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众志成城
回答:d。
24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A.内容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B.内容活跃多变,形式相对稳定
C.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反作用于形式
D.内容相对稳定,形式活跃多变
回答:B
25文化的主要功能是()
A.信息函数
B.教育功能
C.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D.欣赏功能
回答:c。
26 . CPPCC的主要职能是()
A.政治协商与法律监督
B.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C.政治协商与合作
D.团结、合作和舆论监督
回答:B
27中国现阶段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低下,发展不平衡
B.人口多,就业压力大
C.科技落后,资金短缺
D.市场经济的存在
答:答
28提出无产阶级领导和工农联盟的思想是()
A.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
回答:c。
29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确立于()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中共十三大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回答:B
五四后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属于()
A.旧民主
B.民主
C.新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回答:c。
31 .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
A.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C.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回答:d。
32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
A.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前进和上升的过程
B.前进和后退的过程
C.周而复始的过程
D.难以准确理解的复杂过程
答:答
33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不允许
B.封建制度不允许
C.无产阶级不允许
D.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和软弱
回答:d。
34“三个有利于”标准针对性明确,针对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
B.改革进程中的姓氏“资本”与姓氏“社会”问题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社会主义问题
D.社会主义理论建设
回答:B
35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战略是()
A.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B.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彻底扫除文盲和半文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D.提高所有工人的素质,培养各级合格的专业人员
回答:B
文化具有信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促进社会发展。因此,选择了“c”。
36-40是目前的政治试题。
二、分析题:41 ~ 42小项,每项加10分,共20分。先判断对错,再说明原因。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回答:错了。
(1)毛泽东在《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我们自己和自己之间的矛盾,是在对立的根本利益和对立的矛盾基础上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建立在人民利益根本统一基础上的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
(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革命时期大规模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当然,敌我矛盾依然存在,但不再是主要矛盾。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致的。
回答:正确。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和政治的,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的。两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精神文明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和文化两个方面,而文化是包括教育和科学事业在内的广阔领域,广阔的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内容基本相互覆盖;从目的和功能来看,文化和精神文明都是以人为本的,都是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因此,从指导思想、主要内容、目的和作用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三、简答题:43 ~ 45道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43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基础上,1948年,毛泽东完整地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路线规定革命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这是总路线的核心;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新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未来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44.简述“工农武装分离”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答:(1)这是毛泽东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在井冈山存在和斗争》等文章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心内容,革命根据地是战略阵地。
(2)土地革命是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基础,武装斗争是武装斗争的保证。根据地建设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存在和发展的战略支撑。
(3)三者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成为毛泽东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张的集中体现。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总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也包括调整和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要求。
四、论述题:46道小题。一共20分。
试着解释一下中国为什么会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答: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基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具有客观必然性。
(1)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前提决定的。中国的社会主义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超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必须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完成资本主义条件下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和商品化、社会化和生产现代化的任务。这个历史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这样的发展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就不能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能发挥出来。可以说,正是因为我们超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才必须经过一个不可逾越的特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2)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总的来说,中国还没有最终摆脱贫困落后,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够完善;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仍然对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这一切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经过特定的历史阶段。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由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的。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工业化和现代化起步较低,起步较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战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技术迅速发展,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时代新特征。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现代化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相应地,社会主义发展也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练习题专升本全真成考答案 上一篇:专升本补习班常见问题解答 下一篇:2021年黑龙江统招专升本填报志愿时间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