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旧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是()
A.阶级本质
B.实际
C.革命的
D.科学本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A.全球和地方的关系
B.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C.系统和元素之间的关系
D.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D.实践与认知的关系
4.积极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理想主义观点
D.认识论观点
5.辩证法回答的问题是()
A.世界的原始问题
B.世界是可知的吗
C.世界现状
D.不管世界是否统一
6.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本质是()
A.唯物主义
B.理想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
A.批判性和革命性的
B.体育、发展
C.时间和客观
D.科学真实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自然科学基础是()
A.机械力学和地质学
B.生物学和有机化学
C.细胞理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生物进化理论
D.理论物理、胚胎学和古生物学
9.认为金木的水、火和土壤是万物之源的观点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简单唯物主义
10.我心中一切都存在的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科学态度
11.世界的统一在于()
A.它的重要性
B.它的运动性
C.它的存在
D.它的多样性
12.运动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意思是()
A.没有停顿
B.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
C.锻炼很重要
D.除了移动的物质,它们没有任何属性
13.物质的唯一特征是指()
A.它的特殊性
B.客观性
C.客观现实
D.变化和运动性
14.时间,空指的是万物的储存库,也就是()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间观
B.时间的理想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间观
D.客观唯物主义的时间观
15.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世界上有团结的问题吗
B.世界的起源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C.你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吗
D.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16.作为哲学范畴,物质本身是纯粹思想创造的纯粹抽象。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7.事物的概念无非是已经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转化的物质事物。这种说法是()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理想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8.它是一种()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9.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的基础是()
A.联系和发展原则
B.世界统一与物质原则
C.世界统一和存在的原则
D.世界统一与精神原则
20.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物体的限制
C.意识受主体条件的影响
D.意识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主观的
21.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的基础是()
A.事物之间的区别是前提
B.事物的共性是前提
C.事情变成了先决条件
D.事物的发展是前提
22.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是()
A.矛盾
B.完整
C.合理性
D.连通性
2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体育变化的科学
B.事物之间矛盾的科学
C.联系与发展科学
D.否定之否定的科学
24.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
A.因果的必然性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和变化规律
D.否定之否定定律
2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A.关联视图和孤立视图之间的对立
B.发展观与不变观的对立
C.全面观与片面观的对立
D.是否承认矛盾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26.中国现代化中独立自主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A.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
B.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则
C.内外因素辩证关系原则
D.共性与个性辩证关系原则
27.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斗争
D.矛盾的特殊性
28.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情变化很快吗
B.事情的变化明显吗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程度的范围
D.事物变化的幅度
29.发展的本质是()
A.物质和物质的变化
B.所有变化的过程
C.新事物的出现和旧事物的消亡
D.事物从肯定到否定
30.矛盾的本质是()
A.矛盾和斗争的统一关系
B.矛盾的对抗和非对抗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性和相对关系
31.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标志是()
A.事物的全球性没有改变,地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B.只要事物的矛盾没有变,次要矛盾就变了
C.事物的基础和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2.系统科学的意义在于它的()
A.抛弃唯物辩证法
B.取代了唯物辩证法
C.丰富的唯物辩证法
D.高于唯物辩证法
33.质量相互变化的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
A.来源和动机
B.状态和形式
C.方向和道路
D.波浪向前运动
34.以下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是()
A.闪电之后是雷声
B.夏天结束了,秋天来了
C.白天过去了,夜晚来临了
D.实践出真知,奋斗出长才
35.可能性是指()
A.头脑中的结构
B.已经存在的事物
C.预测事物未来的趋势
D.已经失去必然性的事物
参考答案
1.B 2。D 3。A 4。D 5。C 6。B 7。A 8。C 9。D 10。B
11.A 12。B 13。C 14。A 15。B 16。C 17。B 18。A 19。B 20。C
21.A 22。B 23。C 24。B 25。D 26。C 27。D 28。C 29。C 30。D
31.C 32。C 33。B 34。D 35。C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成人高考选择题专升本练习答案 上一篇:报名统招专升本是不是不能挂科 下一篇:2020网络教育专升本报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