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用户版)
第一册(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1-40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80分。从每个项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项目要求的一个。
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本质是[]
A.事物本质的变化
B.新事物的出现和旧事物的消亡
C.事物结构的优化
D.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它们位置的移动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对抗和不对抗
C.身份和斗争
D.基本和非基本
3.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不同答案是[]
A.反思理论与超验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无知和不可知论
4.哲学一元论是肯定的[]
A.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统一的
B.时间和空密不可分
C.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可知的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5.检验认知的真实性,就是检验主观认知是否是[]
A.符合客观实际
B.掌握在群众手中
C.符合书本知识
D.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6.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
A.发展概念
B.一元论
C.材料视图
D.认识论
7.否定的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A.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B.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C.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D.进步与蹒跚的统一
8.认知的高级阶段是[]
A.感性认识
B.理性理解
C.直接知识
D.间接认知
9.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人物的活动可以是[]
A.彻底摆脱社会规律的约束
B.深刻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C.历史发展方向的根本转变
D.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
10.认识国情是认识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现代中国社会的本质是[]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1.材料数据的生产方式是[]
A.劳动数据和劳动对象的统一
B.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12.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社会改革
B.科技革命
C.阶级斗争
D.基本社会矛盾
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有进步势力、中间势力和顽固势力,党对中间势力的战略方针是[]
A.反对
B.争取
C.发展
D.隔离
14.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苏联最近暴露了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你还想走他们走过的弯路吗?过去我们针对他们的经验教训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必须引以为戒。”这篇文章旨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社会矛盾
C.根据自己的情况走自己的路
D.正确处理各种经济关系
15.农民阶级在中国现代民主革命中的地位是[]
A.先锋队
B.参与者
C.领袖
D.主力部队
16.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白人政权的包围下,农村革命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有相当的实力正式存在红军
B.党的领导及其正确政策
C.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D.国民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
1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基础是[]
A.当代主题
B.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自主创新能力
18.住房、物价、收入、医疗、教育等民生热点问题备受人们关注。这些问题反映出目前中国的主要社会矛盾是[]
A.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 # xa0
2019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用户版)
第一卷(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1~40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80分。从每个问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个。
1.世界观是[]
A.人们对生活的总体和基本看法
B.人们对自然的普遍和基本的看法
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和基本看法
D.人们对社会的总体和基本看法
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
A.自然与社会之间是否存在同一性
b .时间和空之间是否存在同一性
C.物质和运动之间有同一性吗
D.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3.列宁对物质的定义表明,物质的唯一特征是[]
A.客观现实
B.空之间的可扩展性
C.无限的多样性
D.客观规律性
4.“不积步,不连千里;不积小流,成不了河。这句话所体现的哲学真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现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5.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直接经验,这表明[]
A.归根结底,理解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每个人的知识都依赖于直接经验
C.书本知识不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要你参与实践,你就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6.在认识论中,所有唯物主义都坚持[]
A.实践理论
B.反射理论
C.矛盾
D.超验主义
7.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
A.客观性和无限性
B.客观性和一元性
C.条件性和实用性
D.条件性和有限性
8.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地理环境
B.群体大小
C.生产方式
D.人口质量
9.社会形态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10.阶级斗争是[
A.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
C.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阶级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11.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A.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
B.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C.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
D.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12.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是[]
A.相互替代
B.相互包容
C.同舟共济,与时俱进
D.补充
13.现代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遭受的最大压迫是[]
A.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
B.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
C.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D.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
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有进步势力、中间势力和顽固势力,党对顽固势力的战略方针是[]
A.隔离
B.发展
C.淘汰
D.争取
15.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标志是[]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78年召开
B.土地改革于公元前1952年完成
C.大约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公元1949年
16.毛泽东指出,用民主方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总的方针。具体到科学和文化领域,采取的政策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团结、批评和团结
长期共存和相互监督
D.统筹规划,妥善安排
17.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科学的态度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
B.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C.马克思主义理论神圣不可侵犯
D.通过引用马克思对某一问题的论述来解决问题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现实基础是[]
A.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B.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C.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中吸取的教训
D.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19.要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
A.自然资源状况
B.人口规模和结构
C.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
D.科技发展水平
20.党的基本路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定的目标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C.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高度民主文明的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2017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网友版)
第一卷(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1~40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80分。从每个项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项目要求的一个。
1.认为意识第一和物质第二的哲学属于[]
A.唯物主义
B.在形而上学中
C.理想主义
D.不可知论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
3.睾丸像[],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A.对联系和发展的看法
B.对数量和质量变化的看法
C.对立统一观
D.对自然和现象的看法
4.以下反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观点是[]
A.在朱者赤附近,墨西哥附近是黑色的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事情一定是颠倒的,相反的是互补的
D.欲擒故纵,转移注意力
5.正确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关系的哲学基础是[]
A.世界物质统一的原则
B.本质与现象关系的原则
C.因果关系原则
D.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则
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对立表现为[]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反映论与超验主义的对立
C.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立
D.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
7.与感性认识相比,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和形象
B.生动具体
C.丰富多样
D.抽象和间接
8.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事物发展过程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不完整的。这说明真理有[]
A.绝对
B.客观性
C.相对论
D.-元性
9.以下项目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A.政治体制
B.自然科学
C.政治思想
D.思维科学
1O。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另一对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群众和少数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C.人口多和资源少的矛盾
D.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11.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A的历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普通人的历史角色
B.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C.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D.意识形态理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2.中国现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群众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13.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分离”思想包括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个方面,其中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
A.重要武器
B.主要形式
C.战略地位
D.基本内容
14.毛泽东提出,坚持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人民军队。这支军队的唯一目的是维护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执行严格的革命纪律
C.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D.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5.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A.长期的
B.稳定性
C.独立性ˌ自立性
D.过渡
16.党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采取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其中高级形式是[]
A.委托加工
B.公私伙伴关系
C.统一购买和承保
D.计划订单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背景是[]
A.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B.学习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的经验教训
C.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D.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
1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毛泽东思想
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实质是[]
A.以人为本
B.质量线
C.实事求是
D.独立性ˌ自立性
2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C.实现共同繁荣
D.实现人的平等和全面发展
2019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用户版)
第一卷(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1~40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80分。从每个项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项目要求的一个。
1.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B.世界上有团结的问题吗
C.世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D.这个世界能为人所知吗
2.相对静止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运动的稳定状态,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相对主义和诡辩的观点
3.联系观和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
A.物质
B.一般特性
C.核心
D.通则
4.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体现了矛盾双方的[]
A.完全一样
B.彼此分离
C.互相依赖
D.绝对排斥
5.在认识的本质上,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和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对立表现为[]
A.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
B.反映论与超验主义的对立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D.主动反射理论与直观反射理论的对立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A.实践具有自我意识和主动性的特点
B.实践是知识的源泉
C.实践具有直接现实的特征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7.社会存在是指[]
A.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B.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
C.社会物质财富
D.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8.生产关系包括很多方面,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产品分销关系
B.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产品交换
D.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
9.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是[]
A.思想政治上层建筑
B.意识形态和概念上层建筑
C.政治和法律制度
D.政治和法律思想
10.社会革命和改革根植于[
A.新思想和传统思想
B.人口增长与资源匮乏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11.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
A.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B.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C.可知和不可知论
D.英雄史观与大众史观
12.鸦片战争后,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
A.帝国主义压迫
B.封建压迫
C.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D.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
13.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革命的[]
A.不同的物体
B.不同的领导
C.不同的动态
D.不同的未来
14.毛泽东指出:“在中国,没有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地位,没有人民地位,没有共产主义地位,就没有革命胜利。”这篇文章旨在强调[]
A.人民群众是革命的力量源泉
B.武装斗争是革命的主要形式
C.统一战线是革命的重要武器
D.党的领导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15.毛泽东强调,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他任何政党的鲜明标志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作风和[]
A.动员群众的作风
B.自我批评风格
C.调查研究风格
D.勤俭节约
16.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是[]
A.保护发展
B.和平的救赎
C.免费没收
D.适当的限制
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毛泽东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8.从指导思想来看,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A.坚持人民主体和科学发展
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D.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1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关键是[]
A.坚持“两手抓”的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C.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0.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是[]
A.一场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B.彻底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C.修复原始系统的细节
D.自我完善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
2019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用户版)
第一卷(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1~40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80分。从每个项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项目要求的一个。
1.所有认为物质是第一位的,精神是第二位的哲学都属于
A.理想主义
B.唯物主义
C.可知能力
D.不可知论
【答案】B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切事物的共同特征是
A.实质性
B.可知
C.客观现实
D.客观规律性
【答案】C
3.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就是运动的物质。这表明
A.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B.物质和运动可以相互替代
C.物质和运动不容易区分
D.物质和运动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A
4.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表明
A.意识不是主观的
B.意识不是人类大脑独有的
C.意识不是客观的
D.意识并不总是存在的
【答案】D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牢牢把握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根据中国国情赋予了它鲜明的中国特色。s现实和时代。这反映了
A.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的统一
B.矛盾和斗争同一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中内外因素的统一
D.矛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答案】D
6.凡事要有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这是符合哲学的
A.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则
B.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则
C.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的原则
D.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原则
【答案】B
7.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时强调,要坚持“两点论”,从两个方面看问题,既要看到国际形势的有利一面,也要看到不利一面。这段话反映了
A.矛盾分析法
B.逻辑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法
D.阶级分析方法
【答案】A
8.下列项目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A.认知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B.认知是主体对客体的主动反映
C.认知是主体的内在体验
D.认知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答案】B
9.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
A.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现实
B.这是客观规律,不会偏离人的意志
c是各种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答案】B
10.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人民和历史人物的作用
B.阶级关系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C.社会存在与社会知识的关系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答案】C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年成真题专升本答案政治 上一篇:统招专升本大概多久出成绩 在哪能查 下一篇:报考厦门成考专升本有什么限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