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基本术语的解释: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身体对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
2.内部稳态:内部环境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
3.负反馈:被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了控制部分的活动,削弱了控制部分的活动。
4.自我调节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独立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模式。
5.促进扩散:是指一些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膜载体或膜通道的顺浓差扩散
6.钠钾泵:又称钠钾泵,它会使细胞外NA+的浓度高于细胞内。NA+沿着浓度差进入细胞时,会通过机体蛋白的载体。难以穿过细胞膜的物质通过普通运输方式进入细胞
7.阈强度:是膜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触发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是刺激强度的阈值。
8.阈电位:指能突然增加可兴奋细胞膜Na+或Ca2+通透性的临界膜电位
9.动作电位:是指兴奋的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短期的、可扩展的电位波动。
10.静息电位:安静状态下,在膜对K+有通透性的情况下,细胞内K+的浓度差向膜外移动,使膜外的正负内部电位达到K+的平衡电位。
11.兴奋性活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或特征称为兴奋性。
12.内部环境:在生理学上,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部环境,是细胞生存所需的环境。
13.血细胞比容:全血中血细胞的体积百分比。
14.生理盐溶液:临床或生理实验中使用的与血浆渗透压有关的各种盐溶液。
15.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悬浮在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
16.红细胞沉降率: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简称红细胞沉降
17.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浓度溶液中膨胀和破裂的特征。
18.外源性凝血:凝血酶原激活剂来源于组织,成为外源性凝血。
19.内源性凝血:凝血酶原激活剂来自血浆,成为内源性凝血
20.血清:血液凝固后沉淀的淡黄色液体。
21.血型:血细胞上特异性凝集素的类型。
生理学复习指南:
一.导言
学生需要掌握内部环境、稳态等基本概念。细胞的兴奋性,衡量兴奋性的指标,组织兴奋时兴奋性的变化。人类功能活动的调节。理解负反馈和正反馈。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掌握物质的跨膜转运。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和产生机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条件和阈电位。熟悉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和兴奋收缩耦合的过程。
第三,血
掌握血浆渗透压、凝血及凝血过程的组成及意义。了解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液成分、红细胞生理、生理止血机制、血细胞生成的调节和血型检测。
第四,血液循环
掌握心肌的生理特性、心室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形成机制。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原理,心输出量的调节和影响因素。动脉血压的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以及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熟悉心肌的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静脉回流和组织液产生。
动词 (verb的缩写)呼吸
掌握肺通气原理、氧解离曲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呼吸节律的维持和呼吸运动的调节。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基本肺容积和肺通气量。
不及物动词消化吸收
掌握消化吸收的概念,两种消化方式,胃肠神经支配,胃肠激素及其作用,胃液的性质、成分和生理功能。了解小肠内的消化,消化液产生的调节,糖、蛋白质、脂肪的吸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掌握影响能量代谢、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的因素。体温的概念。了解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体温的正常生理变化。
为了帮助生理病理学考生顺利备考,乐贞推出了在线课程。详情请戳" " " "河南特招特推 在线课程。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河南专升本 上一篇:河南专升本历年报名及录取人数 下一篇:2018年河南专升本具有招生资格的二本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