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中的文言实词归纳整理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06-15

在古代汉语中,文言实词的数量远远超过文言虚词的数量。事实上,文本的主要成分也是实词,如何掌握文言文中的实词,直接关系到对文本的理解。

  在古汉语中,文言实词的数量要远远超过文言虚词。事实上,课文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词,对文言实词掌握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对课文的理解。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对于文言实词,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一词多义的现象,特别应该重点掌握那些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对此,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归纳整理:  一词多义的,如“施”字:  爱其母,施及庄公。(施:推及)  使之西面事秦,功施至今。(施:延续)  用则施诸人,会则传诸其徒。(施:施舍,给予)  再如“过”字:  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  且尔言过矣。(过:错误)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矣?(过:过错)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过:超过)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日。(过:往访,拜访)  ……  古今异义的,如:  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多:赞美,夸耀)  异道行,可数百里。(可:大约)  姜氏何厌之有?(厌:满足)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走:逃跑)  两家子弟才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通知:通晓,理解)  不知何人奏皇帝,皇帝恻隐知人弊。(弊:困苦)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如:往,到)  说到词语解释,我们不能不提到教材上的注解。  一篇古文的注释,少则几十,多则几百。要把它们全部记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考生在记忆时,必须有所选择。一般说来,凡是有关地名、人名、典故、语法、考证,以及有歧义的注释是不会进入试题的,因此考生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剔除,而将注意力集中到那些语义肯定、注释简明的词语上来。  这里还要特别提到对现代作品中文言词语的理解。现代作品中文字障碍比较少,因此对词语的注释相对也比较少。对于现代作品中已有的注释,考生固然应当重视;对于教材中没有注释的文言词语,考生也不能放松。比如:占了高位,养尊处优,因此受了蛊惑,昧却灵性而赞叹者,也还可恕的。(蛊惑:欺骗,迷惑,毒害)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恕:原谅)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格:标准)没有辫子,该当何罪?(当:判处)王三胜弩着眼,抖着枪,脸上十分难看。(弩:把眼睛睁大,凸出)  许多人在这个小国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捱:苦度时光,拖延)  夜晚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曳:拖,拽)  我想索性今夜彻底的谈一谈海,看词锋到何时为止,联想到何处为极。(极:尽头)  庙前乌龙潭的一泓清水依然如昔。(一泓:一片)

考生可以参考以上方法,先挑出自己不理解的单词,然后借助相关参考书,逐一标注这些单词的解释,以便记忆。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专升本经验专升本分享统招专升本

上一篇:2018年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阅读理解题复习要点                  下一篇:2018年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中的修辞手法归纳整理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