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 ~ L2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24分。每一项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在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中,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人参皂甙
回答:B
2 . 20世纪后资产阶级“儿童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是()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践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答:答
3.凯洛夫《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更侧重于哪个教育学派?( )
A.正规教育学院
B.实体教育学院
C.传统教育学院
D.现代教育学院
回答:c。
4.政治经济制度发展教育()
A.起决定性作用
B.不果断
C.它只起到加速的作用
D.它只是起到了一个延缓的作用
回答:B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将美育明确纳入教育方针,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 )
A.王国维
B.蔡元培
C.杨贤江
D.陶行知
回答:B
6.一个国家为了实现其教育目的而从组织系统中建立的所有教育设施和相关规章制度称为()
A.国民教育体系
B.学校教育体系
C.教育领导系统
D.教育管理系统
答:答
7.在教育史上,有一种现象,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享有不同的教育机会和权利。这说明学习体系有()
A.不朽
B.遗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回答:c。
8.中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A.尊师爱生,团结互助,双边互动
B.师生合作,向他人学习,向他人学习
C.尊师爱生,向他人学习,挽回损失,双边合作
D.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与学并重
回答:d。
9.根据课程计划,以大纲形式编写的关于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为()
A.课程标准
B.课程大纲
C.课程要素
D.课程规范
答:答
10.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全部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的教学方法是()借助字母、单词和数字组成的“大纲信号”图。
A.学习导向教学法
B.“掌握学习”教学法
C.情景教学
D.萨塔洛夫教育学
回答:d。
【摘要】万维网学校的入学考试通道及时为考生整理考试资料。练习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复习。今天我们学习2019年中考教育理论选择题和答案。
11.一所小学创造了一棵“希望树”,让孩子们把进步的希望以“果实”的形式贴在“希望树上”。目标一旦达成,“果实”就成熟了,他们可以自己采摘,规划下一个“希望”。这种德育方法属于()
A.模型律
B.实用练习法
C.指导性自我教育法
D.道德评价方法
回答:c。
12.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A.上好课,教好学生
B.与学校合作实现目标
C.帮助校长,做一个好助手
D.联系家长,换差生
答:答
二、分析题:13 ~ 14道小题,每道6分,共12分。先判断对错。然后说明原因。
13.在中国,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回答:不准确或错误。这种说法混淆了教育目标和培训目标的概念。教育的目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般要求。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即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种教育目的的规定下,各级学校可以有不同的培养目标,这是各级学校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14.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管理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国家课程的统一管理。
回答:不对或者片面。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局面,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实施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三.简答题:15 ~ 17道小题,每道小题8分,共24分。
15.为什么教育在人类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
(3)学校有负责教育的老师。教师受过专业训练,能有效培养学生。
16.我国《教育法》对学校和其他各级教育机构学生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特别规定?
答:(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重老师,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17.简述“开发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德育原则的基本含义和实施要求。
答:(1)这个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使学生的思想道德不断进步。
(2)实施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用分裂的观点,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找出积极和消极的思想因素。
②要善于为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创造条件,逐步使积极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
③要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有意识地进行道德品质的内在矛盾,发扬他们的优点,克服他们的缺点。
四.征文题:18道小题,15分。
18.从教育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组织形式等方面讨论接受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答:(1)以教育为目的,接受性学习是培养懂知识、会操作的一般应用型人才,研究性学习是培养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的创新型人才。
(2)在学习内容上,接受学习仅限于国家规定的教材内容,而研究性学习突破了预先规定的知识体系,增加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新学科、新成果等大量新的学习内容。
(3)在学习方式上,接受学习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说话,听学生说话,这是一种灌输记忆的机械学习,而研究性学习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动态生成和发展过程,从而呈现出学习者和学习内容相互促进的鲜明特点。这种学习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能力。
(4)在学习的组织形式上,接受学习主要采用班级授课制,研究性学习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班级集体讨论相结合等组织形式。它不仅体现了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特点,还体现了全面性、合作性、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5)讨论以上几点。
心理科
v选择题:19 ~ 30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24分。每一项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9.在实验研究中,实验者安排、控制和实施的实验条件称为()
A.自变量
B.因变量
C.自变量
D.中间变量
答:答
20.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
A.注意流程
B.意志过程
C.行动过程
D.意识过程
回答:B
【摘要】万维网学校的入学考试通道及时为考生整理考试资料。练习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复习。今天我们学习2019年中考教育理论选择题和答案。
21.进入兰芝的房间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闻到它的香味;进入鲍鱼的内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闻到它的气味。这种现象属于()
A.感觉适应
B.感官对比
C.感官补偿
D.感觉后效
答:答
22.感知反映客观事物()
A.个体属性
B.总体属性
C.基本属性
D.间接属性
回答:B
23.当你在电视广告中看到一个演员时,你可以确认他扮演的角色。这种现象属于()
A.熟记
B.维持
C.承认
D.记忆
回答:c。
24.快乐或不快乐等脆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A.情绪
B.热情
C.强调
D.热情
答:答
25.动机有触发功能、指向功能和()
A.适应功能
B.信号功能
C.预测函数
D.激励功能
回答:d。
26.在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运动技能特征的是()
A.行动对象的重要性
B.行动的具体化
C.动作结构的扩展
D.行动认知的概念
回答:d。
27.有人认为南方人聪明,北方人胆大。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属于()
A.新近效应
B.光环效应
C.刻板印象效应
D.首因效应
回答:c。
28.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
A.个性
B.容量
C.个性
D.气质
回答:B
29.在心理咨询中,厌恶疗法的理论基础是()
A.行为主义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C.认知行为理论
D.精神分析理论
答:答
30.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有一种明显的保持自我价值感的倾向。这种现象所体现的人际交往原则是()
A.形势控制
B.社会交换
C.相互接受
D.保持自尊
回答:d。
不及物动词分析题:31 ~ 32个小项,每个小项6分,共12分。先判断对错。然后说明原因。
31.无论是不经意的关注还是不经意的关注,都需要意志的努力。
回答:错。不经意的关注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的关注。不经意的关注有预定的目的,但需要意志和努力的关注。
32.能力的形成与知识的掌握是同步的。
回答:错。一般来说,知识的获得和掌握相对较快,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相对较慢。知识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积累,而能力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出一个发展、停滞、衰退的过程。
七、简答:33 ~ 35个小问题。每道小题8分,共24分。
33.简述短时记忆的含义和特点。
回答:(1)短时记忆是指人脑在一分钟内对信息的记忆。
(2)短时记忆的基本特征:①信息保持时间短,最长不超过L分钟;②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组块;③信息容易被干扰,新信息的输入会使原有信息很快被遗忘;④信息编码主要以语音和听觉的形式。
34.简单描述一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回答:(1)提出(发现)问题: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力。
(2)分析(阐明)问题:从一般的、混乱的问题中,找出问题的关键,把握问题的本质,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
(3)提出假设:根据问题的性质,运用相关知识和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拟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4)检验假设: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或头脑中的思维活动来论证假设。
35.简单描述一下善意的特征。
答:(1)意识:个体在行动中有明确的目的,能够深刻理解行动的社会意义,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行动。
(2)果断性:个人善于迅速辨别是非,合理地做出和执行决策。(3)自制力:个体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4)韧性: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策,以毅力克服困难,达到行动的目的。
八.征文题:36道小题,15分。
36.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最长,受父母影响最大。因此,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是制造人的性格的工厂”。根据上述观点,本文阐述了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答:“家庭是制造人的性格的工厂”这一论断,说明家庭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具体体现如下:
(1)父母教养态度:在威权式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出现消极、顺从、懦弱等人格特征;在放任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上台执政、独立性差、以自我为中心等人格特征;在民主教养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形成活泼、自立、合作的性格特征。
(2)家庭氛围:家庭氛围主要取决于家庭中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和谐的话,孩子在家里会感到幸福和安全,容易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特征;如果夫妻关系相反,孩子在家里没有安全感,情绪不稳定,容易形成紧张、焦虑、不安的性格特征。
(3)家庭结构:破碎家庭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正常教育,容易形成悲观、孤僻等性格特征;完整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的照顾,容易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
(4)父母言行: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经常模仿父母的言行。因此,父母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父母言行一致,孩子倾向于养成诚实等人格特征;如果父母的言行不一,孩子往往会出现说谎和其他特征。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问答 上一篇:成人高考能上全日制大学吗? 下一篇:成考大专语文作文大全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