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研究生制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研究生报考官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第1个阶段是初创阶段,自1935年到新中国成立前;第2个阶段是规范发展阶段,自1945年到1966年;第3个阶段是恢复与稳步发展阶段,1978年至1999年;第4个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
我国在1978年恢复了研究生制度,这一年,共录取了10500多名研究生。
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在旧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极为缓慢,只有少数高等学校招收过一些研究生,从1935年到1949年,仅有200多名研究生被授予硕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研究生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从1950年到1965年,共招收研究生2、3万人,1966年由于进行“文化大革命”,研究生教育中断了长达12年之久。
研究生教育真正开始有较大的发展,是在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后,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第一部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从此,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引言:当前研究生教育是人才过剩而导致的。近几年物价飞涨,本科也在不断扩照,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不够,从而出现了企业提升了对大学生的学历和学校等要求。所以导致很多本科毕业生根本找不到工作或者是找不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因此希望通过提升自己的学历,为将来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聊聊,现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培养制度,有哪些合理,有哪些不合理?
一、入学考试方面
研究生在入学制度上是比较公平的。但招生方式比较滞后,招生周期过长,考试的时候科目设置的不合理,并且复试环节都不够重视。第二志愿基本没有什么用处,并且网上的调剂系统也不够完善。要想在短期内进行变化,则可以选择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将考试的程序简化,并且缩短招生的周期,也要及时调整考试科目的设置,注重复试环节,将复试环节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但仍有泄题的现象。
二、研究生的培养制度
近几年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很多人选择继续提高学历,但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无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很多学校与导师都想为自己带来名誉,把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安排在老师的项目上,很少有老师真正关心自己的学生。导致很多学生在科研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弯路,让学生自己摸索,导致很多学生临近毕业时并没有取到什么好的成果。
三、小结
早期国家为了培养人才,是为了在科研方面作出贡献,所以研究生在那个时候是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因此制度本身是合理的,确实缓解了一定的就业压力。但是现在研究生只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想找一份与自己专业方向差不多的工作。但大部分的研究生在校期间研究的项目跟自己未来工作完全是不相同的,同时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也无法运用,所以文凭就变成了一张纸,这张纸成为一块“敲门砖”。
研究生制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研究生报考官网、研究生制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内容来源于网络回答聚合,意为学子提供问答帮助,如有错误回答以及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处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研究生制度 上一篇:考研是大四(考研是大四上半学期考吗) 下一篇:电力大学考研(东北电力大学考研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