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考研背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当代大学生考研背景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指医生的学历和专业背景。
医学背景就是指医生的学历和专业背景。医学是通过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生命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的一种学科,促进病患恢复健康的一种专业。
一、个人介绍
大家好,我是中央财经大学应用心理学上岸的学长,非常有幸能给学弟学妹们分享我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我本科是一所理工类的普通二本,在考研大军中可能算是“贫农”阶级的吧(开个玩笑,并不会遭到所谓的“歧视”)。20年毕业后就职于一家国企,工作半年后辞职回家全力备考,初试总分376,英语78,政治61,专业课237。初试分数比我预估的分数偏低一些,英语政治有些拉分了。
在决定报考央财之后,综合自身及各种因素,首先明确的就是作为一名往届理工科跨考考生,离开书本很久,一定要做最全身心的投入,同时也做最坏的打算,哪怕是压线。因为只要能进复试,我对自己的复试还是有信心的,我初试排名22,最后录取的综合排名11,这点我们之后再讨论。
央财今年分数线373,进复试29人,最终录取22人,其中包括三名士兵计划的同学。往年的分数线是376,362,381。因为今年专业课题难了一些,所以整体的分数都有些下降。
二、关于择校
在研究生学校的选择上,最好是首选城市,因为大部分人研究生毕业后会直接工作,你的人脉资源基本上都集中在研究生在读的城市,我周围很多人即使一开始不打算留在北京,但是慢慢读下来也都开始纠结,毕竟在北京央财的认可度肯定要更高,而且金融也是一个离不开人脉资源的行业,所以建议大家最好先考虑好留在哪个城市,再择校。专业的选择最好是按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来,不要盲目哪个热门报哪个,有一些同学考了很高的分来到这个专业,后来打算去互联网,就发现就业上也没有很大的优势,性价比就不高了。
三、复习经验
1.英语
英语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急不来,这点应该毫无疑问。
在3、4月份,我主要用了朱伟的《恋练有词》,先打好单词的基础,毕竟单词是一切的前提。当时我每天用半天的时间学习英语,看一个单元单词的视频,然后再背对应的单元单词,三天一次总结复习。同时我还用了背单词软件,他的好处是可以把《恋词》整本书导入进去,这样很多零散的时间我就可以用手机复习单词,比如上厕所的时候,坐车的时候,或者刚吃完饭的半个小时。
背单词最重要的是要快速、反复,如果学习了《普通心理学》这本书,你就会知道强化记忆的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要不断的使大脑受到学习内容的刺激,并且第二天一定要进行复习。我是自己在家学习,但如果同学们有小伙伴可以互相督考,效果会更好。
大概6月份,我就开始做英语阅读了,有句老话叫“得阅读者得天下”(简直太老了)。
用的资料包括蒋军虎,张剑和何凯文,英一的真题我做了3遍左右吧,后期主要做英二的真题了。这期间我还做了一段时间的模拟题,其实算是走了一些弯路的,因为历年的英语真题才是最有价值的,值得反反复复多次的去练习的。
在刚开始做阅读时,进度非常慢,好多单词都不认识,这时一定不要着急,把每篇阅读的生词记到一个本子上,之后反复的去背。相信我,这个本子是很重要的一笔财富,因为他上面所记的,都是你所欠缺的知识,这正是提高自己词汇水平的绝佳机会。
第一遍做阅读时答案不要直接写在上面,因为还需要做很多遍;阅读都做完之后一起对答案,不要一篇一对。在做了很多很多遍阅读之后,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觉得答案都背下来了,这个时候就要转换做题的思路和重点了。这时,要仔细思考出题者的思路,看清出题者所设的陷阱,其实所有阅读的错误选项都是有相同之处的,比如有的错误选项是“偷梁换柱”,有的是“歪曲原意”,有的是“以偏概全”等。看清这些陷阱之后,选择错误选项的概率会小很多。
我做阅读还有一个可能不算是技巧的技巧,就是在读文章之前,先读问题,因为问题都是和文章内容紧密相关的。我觉得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快速的帮我了解文章的主题和文章所讲的内容,减少完全看不懂文章在讲什么的概率,同时,有些问题中的单词就是原文,这样可以帮我快速的定位关键句在哪里。
最开始做阅读时4篇阅读每篇都错1-2个左右,到后期基本一共错1-2个,有时会全对。
到了9月10月,开始准备英语作文,用到的资料主要是王江涛和朱伟。
最开始背诵所有的文章,背熟了之后就要自己为自己设立主题,自己组织语言来写作。其实所谓的“自己组织语言”,也都是之前背过的文章里的语料所拼凑成的一篇新的文章,这也是之前背诵的意义所在。但不是硬拼硬凑,必须通顺符合主题,同样需要自己的加工。
在初期不要盲目的押题,和相信所谓的押题,静下心一点点的背,到最后可以自己挑几篇重点文章着重背诵,这样才可以应对各种意外情况。另外,一定不要在11月份或者12月份才准备作文,一定不要。
至于完型和新题型,多练习就可以了,没有很多技巧可言。强调一点,虽然之前说“得阅读者巴拉巴拉巴拉”这句话,绝对不意味着其他的题型不重要,同样需要大量的练习。(话说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为什么我考试完型错3,阅读错1,新题型没错,小作文背过类似主题,结果英语才得了78分)
►英语的学习,总结起来一句话:切莫急躁,循序渐进,一步一脚印。
2.政治
政治没什么太多技巧,就是背,疯狂背。
我是从9月开始准备的,报了一个视频班,同时做肖秀荣的1000题,之后背的肖8肖4。政治绝对是我考研三门课中学的最痛苦的一门,态度的记忆过滤效应在这门课上发挥的淋漓尽致。政治想打高分的话,选择题是关键,不要学我,1000题只做了一遍。话说今年初试第一的同学政治打了81分,真的厉害。
►政治的学习,总结起来六个字:背、背背、背背背...
3.专业课
终于到专业课啦,想说的东西还蛮多的,因为真的付出了很多心血。
专业课我开始的比较早,3月份吧。最开始,我主要是每天阅读《普心》、《社心》、《研究方法》这三本考试用书,除去英语学习的半天时间,剩下的都用来读书,一共读了能有3、4遍吧。
为什么这样做?一是因为我要先了解心理学或者这三本书讲的是什么,毕竟之前没接触过;二是因为毕业工作半年,没怎么学习,要先找到看书的感觉;三最重要的,是加强对内容的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绝不是废话!这会对后期的背诵,有极大的帮助。
从第3遍开始,我买了一位学姐的笔记作为参考,毕竟之前没做过笔记........然后边读书边做框架笔记。框架真的太重要了,所谓框架就是理清整本书的思路脉络理解书中的内容。只有在头脑中对形成对一本书的框架,才不会在背诵时混乱无章有一种“硬灌”的感觉,要能够只要说起哪个章节,就能回忆起章节所包括的内容,讲的是什么,这样才算合格。
到了暑期,我专业课的学习遇到了瓶颈,每天只想打篮球,天气也比较热,身体和精力也到了疲劳期,书怎么背都背不下来。
我索性放下书,花两天时间思考,更主要的问题出在哪里。后来我想通了,这期间也受到了一位学姐的启发,虽然之前形成了框架按照笔记框架背,但我并没有对内容进行提炼,一整页一整页的背是行不通的!很低效,因为考试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你写那么多字,并且书中有些话只是叙述,并不是答案内容所必需的。之后,我就把每章的内容,都提炼成了问题的形式,整理打印出来,然后通过自己提炼语言,在白纸上就像考试一样,每天默写回答这些问题。
也许是自恋,但我真的爱死这种方法了,我觉得这样的好处有:一是可以避免当一大段的文字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焦躁感、恐惧感和抵触心理;二是可以模拟考试情景,因为考试的内容都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并且也都是在一张大白纸上作答;三是可以增强成就感和自我效能,当看到自己答题速度越来越快的时候,真的很开心很有动力。刚开始的时候,每天基本只能回答每本书的一章的内容甚至更少,速度很慢,因为基本每道题都不会答,然后就需要回头重新背重新组织语言。
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机械的背书是行不通的,一定要经过自己的理解、提炼、转化。到了后期,每道题都能很快的答出来,因为真的背的很熟了,所以可以一天过完一本书,甚至一天三本书,我说真的。
背诵时,当遇到比较多的小点的问题的时候,还可以自己总结一些方法比如“首字”法,自己串成口诀,这样就不会忘记答某些小点。我到现在都记得,《社心》态度那一章,“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我编的口诀是“需知家(需要,知识,家庭),文遗群(文化,群体参照,遗传)”,模拟为“薛之谦,问一群”,因为当时好像网上爆料薛之谦某些黑料,所以我就联系起来了,虽然现在听起来很荒诞,但当时我就是这样一次性的背下来(薛之谦粉丝不要打我)。
注意,我前面所说的“每道题”之类的字眼,不是押题不是押题不是押题!(说三遍),整本书都是重点,我只是把每章的内容转换成了问题的形式,然后自问自答,也就是换了一种方法来背书。我一直用这种方法来背书直到考试前一天,前前后后用了那种A4的打印纸3、4包,笔用了一整盒,每天都会写到手酸。一共过了多少遍书我真的记不清了,8、9遍肯定是有了。
我要提醒同学们一件事就是在初试时,一定一定要安排好答题时间,因为题量真的很大,我就是因为前面写的太多了,所以导致最后几十分的实验设计题,明明会答但没有充足的时间,基本没怎么写,现在想想真的恨啊!至于要不要报辅导班,我在这里不想说太多,我只能说我报了,并且只要想到报班的学费和回报,我的心就在滴血(绝对不是考研成功后的自我服务偏差)。
►专业课的学习,总结起来一句话:理解,提炼,反复。
三、复试
复试考的是《组织行为学》这本书,考研成绩发布后放松了一阵子,2月末左右开始背。
同样的方法,也是提炼成了问题的形式,有了之前的经验背起来比较快。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没什么好说的。之前讲过我对复试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可能就是这份自信帮助了我复试逆袭,一定一定不要因为紧张而发挥失常。初试看重的是书本知识,面试更看重灵活性,应用性和思维发散性,但灵活的前提,还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而不是耍小聪明。
应用心理学重在应用,背书可能很多人都会,但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么?老师也喜欢考察这方面的能力,在面试中,老师会先用中文问几个问题,包括基础知识类的和应用类的。
之后就是英文问3个左右的问题,灵活性较大,无范围,必须英文回答,所以听力口语还是要练习的。复试并不需要西装革履,得体大方就好,同时央财很公平,复试并没有本科院校歧视,只要发挥的好,都可以成功。
►复试总结起来六个字:稳重,自信,灵活。
四、备考期间
我的作息时间是每天7点起床,11点睡觉,雷打不动。我希望各位同学也不要太过于贪黑起早,毕竟效率才是关键。备考期间多吃一些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B,可以帮助调节紧绷的神经~。
我觉得人一直走在看清自己的路上,看清自己的能力,看清自己的缺陷,看清自己欲望等等,而心理学对于我而言就是一门可以帮助我更加的看清自己的学科。考研从不轻松,但是NO PAIN NO GAIN,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就回过头问问自己,当初是为何而开始呢?
真心的期望各位同学都能成功考取自己心目中理想院校~。
最后谢谢大家花时间读我的帖子,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加油加油~!
在考研中,家庭背景在某些专业领域的影响会更为显著,金融学也是其中之一。在交叉学科的金融学中,家庭背景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个人的思考方式和认知水平等方面,但其并不是衡量考研学生综合素质的唯一标准。在金融学领域中,尤其重要的还是个人的扎实知识储备、刻苦学习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等方面的实际表现。因此,家庭背景不是决定金融学考研成败的关键因素,更重要的是考生个人的努力和实际表现。
考研照片的底色要求是白底或者蓝底彩色照片。虽然白色或蓝色都可以,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准备照片的时候一定要看清自己报考点对照片底色的要求,因为有的报考点要求必须是白底,不能用蓝色背景照片,否则审核不通过。考研报名照片要求1.本人近三个月内正面、免冠、无妆、彩色电子证件照(蓝色或白色背景,具体以报考点要求为准,用于准考证照片),须严格按照网上确认系统要求进行照片上传;2.仅支持jpg或jpeg格式,建议大小不超过10M,宽高比例3:4;3.坐姿端正,双眼自然睁开并平视,耳朵对称,左右肩膀平衡,头部和肩部要端正且不能过大或过小,需占整个照片的比例为2/3;4.请不要化妆,不得佩戴眼镜、隐形眼镜、美瞳拍照;5.照明光线均匀,脸部不能发光,无高光、光斑,无阴影、红眼等;6.头发不得遮挡脸部或造成阴影,要露出五官;7.能如实地反映本人近期相貌,照片内容要求真实有效,不得做任何修改(未经过PS等照片编辑软件处理,不得用照片翻拍);8.请务必谨慎上传符合上述全部要求的照片,否则会影响审核结果。9.图像规格:567像素(高)×390像素(宽),头部宽度为248~283像素,头部长度为331~390像素,分辨率300dpi,图像文件大小在20~200kB,JPG格式。图像尺寸为48毫米(高)×33毫米(宽),头部长度为28~33毫米,头部宽度为21~24毫米。10.颜色模式:24位RGB真彩色。11.照片可请照相馆、数码店等协助拍摄并调整至相应文件大小(20kB~200kB),不得进行任何修饰。12.电子照片由考生本人提交。该电子照片将在《报名登记表》、《资格审查表》、准考证、成绩单、学位证上使用。
陕西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地理)专业考研分享?
考研背景
本科背景:本人本科就读于双非学校,且该校属于省内一本省外二本,定位比较尴尬。所读专业为非师范,不太受到学院重视,平时所学专业课与考研所报考的专业关联不大,只是都属于地理大科范围。
此次考研背景:去年由于专业压力太大,大四上学期时还有五门课需要上,再加上所报院校招生人数只有3名,所以第一次考研以遗憾收场。但由于我从小就有做教师的梦想,而现在想在好一点的学校教书必须要有研究生学历,所以今年选择毕业后在家二战。本次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为陕西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地理),我将从政治、英语、333和878四门课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备考的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复习建议
政治:
前期基础阶段(7-10月):
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我的政治都是前期都是跟着徐老师的核心考案听课的,由于本科是文科生且文综成绩较好,所以在政治方面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建议基础不好的同学一定要跟着老师全部走一遍,不然马原真的比较难理解。我没有做肖大大的1000题,一直做的是徐老师的优题库,它分为真题版和习题版,大家如果学有余力可以两个都做,毕竟政治是选择题的天下。总而言之,这个阶段大家不要急着背书,以刷题和理解为主。我基本上都是晚上花2-3小时时间用来听课和刷题,政治毕竟时效性很强,很容易学了就忘,没必要太早开始。
中期巩固阶段(10月-11月):
这个时候大家可以找以前的错题进行复习二刷了,毕竟政治知识点真的很容易忘。在刷题的时候可以看自己到底是哪个部分比较薄弱,比如我就是政经部分很弱很弱,我就会重复刷政经的题,倒回去看政经部分的课,直到理解不会再错为止。
后期冲刺阶段(11月-12月):
12月对于政治来说真的很重要了,这个时候大家可以开始刷各个老师的预测题比如、肖四、腿四、米六和徐6等等,我自己只选择了肖八肖四和腿四,因为到最后一两个月时间真的太紧凑了,感觉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刷题,这个时候刷题就非常重要,要有技巧的刷题,找出自己五大部分里最弱的地方查漏补缺,同时加以大题的背诵,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跟着选择的政治名师稳扎稳打的走,到最后阶段才不会自乱阵脚。
英语:
前期基础阶段(3-7月):
英语不同于政治,它属于长期战,我考的是英语二,从三月份开始复习。首先在单词方面,我最开始使用的是某词斩,第一轮目标是100天背完一轮考研大纲词汇,每天起床就开始背,但是后面背了两轮后发现使用电子软件背单词还是有些记不住,我就转而买了考上的逻辑单词书,我觉得他比较好的是按照模块,比如政治、经济、教育等分模块背诵单词的,考研英语阅读也是按照这种大类出题的,所以我个人觉得这样背单词实用性更强也更快一些,当然也有很多人喜欢乱序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取;其次这个阶段也可以开始进行长难句的学习,这个阶段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进行学习,就不多做介绍了,同时我每天也会在微博上跟着唐老师做一篇翻译,学习长难句的同时也锻炼了翻译的技巧;
后期准备阶段(7-12月):
我认为英语是没有冲刺阶段的,他毕竟是靠积累的一门学科,不可能完全靠考前一两个星期就速成,这个阶段大家就每天做1-2篇真题阅读,做完以后可以听老师讲解然后再自己总结问题,像我比较容易犯的问题就是没看清楚设问、没捋顺逻辑关系等,这个要靠自己长期不断的坚持才能找到问题所在,但一定要做考研真题,不要做其他的模拟预测题,英语还是真题最有权威性。作文的话也是建议大家背一背范文,我是考前背了一些模板和关键词,三小门的话前期不用花太多时间,做做真题,看看经验总结,是能拿到一些基础分的。
333:
前期基础阶段(3-7月):通读并熟悉教材
陕西师范大学的333在今年的招生大纲出来是只有教育学基础、当代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导论这三门课的,所以初期大家一定要通读一遍教材,熟悉教材内容,理出本章的大致框架即可,没有必要进行背诵。但其实作为一个本科没有任何教育学背景的半个跨考生,我学习教育类的内容还是有些吃力的,但是通过老师课程的学习后,老师会用很多通俗易懂的例子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的办法,对复杂和庞大的知识体系进行分解和解释,让理解变得简单起来
。
同时这个阶段的例子大家也需要作为简答题和论述题的知识储备,好好熟悉和记忆,因为教育学的答题不能只是简单的机械记忆,将书本上的知识照搬到答题卡上是不能得高分和展现出自己的能力的,我们需要将知识与自己的思想相结合,写出有正确观点、有个人分析、有实际案例的内容才是老师想要看到的。
中期强化阶段(7-11月):背诵与梳理框架
在这个阶段大家就要开始背书了,第一遍的背诵一定要保证在九月底之前结束,教育学的考试归根结底还是一门靠背诵取胜的战斗,如果没有扎实的知识储备,考场上还是大脑一片空白,这个时候大家如果觉得背诵很困难,可以根据老师在强化课中展示的每章的框架进行梳理背诵,在大的框架下再细化小的框架,第二遍背诵是就根据大的框架来进行背诵,如果能够看到标题就能想起下面还有哪些内容时,这一章的背诵就算是过关了。同时强化阶段老师会把重点章节和内容替大家勾画出来,分发的材料上也有往年学校考试真题的标注,这些都为我们在这一阶段的背诵提供了帮助
在10月份时也会为大家进行第一次模拟考试,大家可以根据往年的真题进行模拟考试,如果没有参与考试学姐还会打电话询问,毕竟模拟一次考试对大家真正上到考场还是很有作用的。考后会有和你对应的学姐为你批改试卷,标注每道题的得分,提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陕西师范大学在今年突然增加了两门课目,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这对很多同学来说都感到很慌乱,尤其是我这种教育史小白,更是一脸懵逼,但老师和学姐学长连夜给我们补发材料,增加课程,进行调整,让我们比很多没有报班的同学更快的抓住了重点和学习方向,调节了心情,更快的投入了学习当中,这就是报班的好处之一吧。后期冲刺阶段(11-12月):巩固背诵,稳固心态
到了最后冲刺阶段,很容易感到疲惫和虚无,因为感觉自己背诵了很多遍还是什么都没有记住,再来一遍还是像空白一样,但是老师会根据往年的考频、重难点给大家进行总结,将所有重难点和必备知识点总结到一本书上,将背诵任务大大减轻,为大家减负的同时也更加明确了重点。其次我也建议大家多看看往年的真题,熟悉每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和做法,明确老师的出题风格和重点,真题考过一定还会再考,我个人认为4-5年前的真题的重复率还是比较高的。再次就是教育热点的学习,今年陕西师范大学的教育综合就有45分的题考到了今年的双减政策,所以大家要加强对教育热点的敏感性,平时多加积累,考场上才能做到有话可说,有点可谈。最后大家可以在考前看看姚尧老师的考前押题直播,不仅是押题,也能在考前调节一下不知道该看什么,感觉看不完了的这种心态,同时也夸夸今年老师在陕西师范大学的试题中压中了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
878
前期基础阶段(3-7月)
说实话878在网上的资料是很少很少的,几乎很难找到资料,而且878的参考书虽然只有一本,但是他考试的内容不仅是这一本参考书,还包括教学大纲中的内容比如地理核心素养的考察,地理学科内容的考察比如画出热力环流、北半球的气旋的示意图并讲解该知识点等内容,所考内容很杂很多,所以大家在这一阶段不仅要熟读教材,还要复习初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与内容,尤其是加强自己的绘图技能,牢记相关知识点。
后期冲刺阶段(7-12月)
从七月开始大家就可以背诵书本上的内容了,同时大家也可以背诵一下地理课本上每一章节最开始的学习目标,为论述题做准备,有几年考到过让大家写一份教案和教学目标等的题目,所以如果本科没有学过写教案的同学可以多加锻炼。878考的不仅是内容,更多的考察的是知识的运用,所以大家一定一定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和运用,可以从网上搜索题目自行练习,为考试做准备。
走过的弯路:
1)由于前期对于专业方向及院校不确定,造成开始考研的时间晚。333没有进行充分的理解,直接上手背,前期效率非常慢以及很痛苦的背书。
2)前期过于重视视频课,连续看几章视频,再背书。真正背书的时候,觉得像没看过视频一样。
3)后期333一天大约占用6个小时,压缩了947的背诵时间。一方面是333没有时间进行模拟,另一方面使得947复习的效果不好。
4.自然地理
用到的书(不够):伍光和《自然地理学》(专业课主力书)、地学考研中心《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精品笔记》、高中地理教材。
走过的弯路:
1)由于时间紧张,全力复习了伍光和《自然地理学》,后期还是有没有复习充足的知识,基本功不足。考场上有一道题没有思路。
2)对于真题抱有侥幸心理,以为考过的不再考。
3)把一些时间浪费在看文献上,后来及时止损。学科地理更加注重基本功。
4)没有进行模拟考试,考试时间不够用。8月—9月未开始947复习。9月—10月背诵《伍光和自然地理精品笔记》以及伍光和自然地理第一遍。因为刚开始直接背书,背不下去,不知道重点是什么,所以用《精品笔记》进行一个过渡。之后就是不断重复背诵
三、复试准备经验
(1)2020年学科地理的复试线是354分,12个人进复试,录取了9个(可能是某些的原因,扩招了3个名额)。
(2)网络复试流程:
自我介绍—思政素养—英语测试—专业面试
谈一下你未来的职业规划。
英语听力(中文说你所听到的)
大学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英文回答)
亚马逊公司2006年在苏州工业园区建厂(仓储),2012年迁往上海奉贤,请你来解释一下这个现象
请你根据你所熟悉的地理教材某节内容为例,谈一下教材结构和内容结构的区别和联系?
总体来说,复试比初试更能考验一个人的素养,复试难度较大。没有备考方向的可以听听一对一的复试课程,老师会详细解读备考要点和面试方法,比较实用,针对性强。
四、最后给学弟学妹的建议、鼓励
对于初试:
1.在确定好参考书后,要开始背诵,背诵第一遍会很痛苦,但是我们还是要坚持下去,背书的时候要有计划,每天背什么?背多少?我们不可能把一本书一字一句的背下来,这个时候对于书本的框架,逻辑就要掌握的非常清楚。一本书的框架其实就是它的目录,以及具体的小标题。
2.千万不要觉得背书很死板,书呆子这些。其实在背书的过程中,你会对书本的架构,知识的逻辑联系都有体会。在考场上,答题的时候可以从容很多。
3.在背书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不同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对于课外知识的补充。
对于复试:
1.自信,大方从容的去面对老师的提问。对于不会的问题,尽量去谈一下相关的内容;对于一点都不会的问题,直接回答“不好意思,老师,这个问题我确实没有思路,我也将会去了解xxxxx”。
2.自信来源于自己准备充足,扎实的准备工作是基础。
心态上的分享:
考研肯定会很难很难,这注定是与工作与考公截然不同的一条道路,它一定充满了艰难险阻和荆棘,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坚持走完,即使最后没有得到一个好的回报,但是你学到的知识,展现出来的意志力,锻炼的能力一定不会欺骗你。最后也感谢学姐学长这一年来的帮助,即使我很少回学姐的消息,但是我的学姐还是很负责的在每一个考研的关键节点提醒我,关心我,感谢他们的付出。
可以。
考研复试背景可以有床,但是建议考研复试背景选择背景是白墙、窗帘等位置。另外我们还要注意避免逆光或是光线太亮。
跨专业考研,就是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或是无关的非本专业课程,作为研究或是考研目标,进行的研究生考试复习,进行研究生考试的活动。
关于考研背景和当代大学生考研背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内容来源于网络回答聚合,意为学子提供问答帮助,如有错误回答以及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处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考研背景 上一篇:大学生考研网(大学生考研网官网) 下一篇:历年考研英语国家线(英语专业考研都考哪些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