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考研报名(在职考研报名需要单位同意吗)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3-08-11

今天给各位分享在职考研报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在职考研报名需要单位同意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考研培训报名

本文目录一览:

在职考研怎么报名

关于在职考研报名方式如下:

在职考研不止一条路。有同等学力申硕、免联考国际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三条不一样的路,报名方式也不相同。

同等学力申硕:报名时间:同等学力是全年招生的,课程一般在春、秋两季开班;招生条件:申请学员能先学习后考试,一般有大专学历就可以直接入校学习。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3年以上的,可以申请硕士学位;入学方式:同等学力是免试入学,没有备考压力,能轻松入学;

考试科目:同等学力的结业考试是学校自行组织的,主要考察所学知识。申硕的考试科目有外国语和学科综合,学科综合是自己所学专业的内容,外国语有英、日、俄、法、德五门语种,可以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一门进行考试,通过考试不是很难;

毕业证书:同等学力是非学历教育,可以获得结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硕士学位证和全日制研究生证书是一样的,都可以在学信网查询;报名入口:研修班报名可以登录: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申硕考试报名可以登录:学信网。

免联考国际硕士:报名时间:国际硕士入学时间没有太大的限制,通常全年都可以报名;招生条件:已获学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或已获得大专毕业证书并有3年工作经验。每个学校和专业具体条件不同;

入学方式:意向人员需要先提交报名材料,经院校审核之后,参加入学考核,考核采用面试或者笔试的方式;

考试科目:国际硕士之所以被称为“免联考硕士”,就是不用参加国内的12月联考,只要通过学校的自主考核就可以啦,一般会考察专业知识和英文基础,难度不是很大;

毕业证书:国际硕士是采用国外的教育模式,可以获得国外院校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此证书需要到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做认证;报名入口:国际硕士报名入口为: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时间:2023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正式报名时间在2022年10月5日-25日;

招生条件:选择管理类专业需要具备相应年限的工作经验,一般要求本科生有3年工作经验;要求高职高专生有5年工作经验,达到大学本科生同等学力水平;要求已经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者有2年工作经验;

选择非管理类专业,一般需要有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高职高专学历满2年者;本科结业生;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入学方式:非全日制研究生必须考试入学,参加12月统考和院校复试。

考试科目: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也会有所差别。管理类专业:英语二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是100分、200分;

非管理类专业:部分专业有4个考试科目,是外国语、思想政治、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是100分、100分、150分、150分;部分专业有3个考试科目,是外国语、思想政治和业务课,满分分别是100分、100分、300分;

毕业证书: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学历教育,可以获得研究生学历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都可以在学信网查询,含金量仅次于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入口:统一报名入口:研招网。

在职研究生报考注意事项?

2016考研学习交流群:410257364

在职人员考研报名条件为往届本科毕业生大专毕业满两年并达到本科同等学力其他同等学力考生,包括本科结业生等,在此基础上,有些学位,如工程硕士,MBA等的报考还要求有一定的工作年限。具体考研报考事项如下:

一、在职人员考研报名条件

往届本科毕业生

大专毕业满两年并达到本科同等学力

其他同等学力考生,包括本科结业生等,在此基础上,有些学位,如工程硕士,MBA等的报考还要求有一定的工作年限。

二、在职研究生的类别

(1)每年一月份的统一考研在职人员可以参加,经过后需要脱产学习,是唯一的一种既可以拿学历又可以拿学位的方式

(2)每年大概十月份只是在职人员考试的一种,经过入学考试不脱产学习,将来再参加学校研究生院组织的学位考试,经过者可以拿到硕士学位,没有研究生学历

(3)在职研究生班,免试入学,有学士学位并且学士学位满三年可以参加每年五月份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考试,包括专业课程和一门外语,经过参加硕士论文答辩(要有近三年的论文发表不少于3000字)全部经过可以取得和一月份统一考研完全一样的硕士学位!

以上三种各有利弊:第一种难度比较大,脱产学习机会成本高。第二种有同样严格的入学考试,只不过是若能经过入学考试将来的申请硕士学位考试要容易些但没有学士学位是没有资格的第三种进入容易,但申请硕士学位的考试是全国统考,有一定难度,但可以选择对自己比较实用的课程,即使没有申请下来学位,提升实际工作技能也不错。

三、在职报考的同等学力问题:

在职人员中很多人遇到的问题是同等学力问题,即大专生和大专生以下的考生如何报考的问题。按照规定,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在入校读研究生时必须有两年工作经历。比如一位大专学生2001年7月毕业,它可以在2003年9月入校读研究生,这样的话,他在2003年1月可以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2002年11月就可以报名。他应该在此前很长时间,甚至一毕业就开始准备复习。还有一个问题,很多学校对同等学力的考生还有一些另外的规定,比如要求有四级英语证书,或者要发表过相关领域的论文等等。考生在确定报考哪一个学校时,一定要事先看看新的招生简章,以免白花功夫。

四、在职考研利与弊

可以从下面这两个方面去衡量:

1、时间问题,准备考研和考研成功毕业后,这至少需要3-4个年头,时间不短,一定要考虑清楚再做决定

2、成本问题,在职考研的学费相对较高,相比较前面说的三种考试类别,以同等学力考研的成本低,要仔细衡量。

2016考研复习已经进入暑期强化阶段,正可谓:得暑假者得考研。考生要学会拒绝诱惑,充实利用好这个暑假,为后期的提高及冲刺阶段做足准备。猎考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6考研暑期集训、半年集训、精品网课、vip1对1、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猎考考研还推出了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强化复习助力 !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在职研究生报名及考试时间2022

在职研究生在2022年9月份填报信息,参考往年的时间点,考试时间集中在24日-27日期间申请。

或10月份填报信息,往年一般是在10日-31日期间申请。国际硕士2022年报名时间没有具体设置,一般全年招生。高级研修没有入学考试,考生无需关注考试时间点。

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

1、专科及以上学历者、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有特殊贡献以及成绩者;

2、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者;

3、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3年以上的在职工作人员。

在职人员如何报考研究生

在职人员可以通过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外合办的方式报考研究生。

同等学力申硕报考条件

1、同等学力申硕允许专科学历报名学习,但只能参加课程班的学习,不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2、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3年以上的在职工作人员;没有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只允许报名参加课程班的学习;

3、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皆可报考同等学力申硕。

                                 

专业硕士报考条件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职研究生怎么报名?

伴随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在职人选在考研深造,关于在职考研很多人初始阶段并不是很清楚,猎考考研小编整理“在职研究生怎么报名”文章,希望同学们能顺利报名顺利~

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包括一月统考、五月同等学力申硕,在职人员所选择的报考方式不同,报考流程也是不一样的。

一、全国统考报考流程

2019年在职考研网上报名流程图如图已公布,报考的在职人员可以进行参考:

1、网上报名。满足一月统考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的人员需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填写报名信息。一般每年的9月开始预报名,10月份开始正式报名。想要报考2019年全国统考的人员需及时的关注官方信息。

2、现场确认。考生经过网报后,审核经过的要参加现场确认。现场确认环节主要是为了确保报考人员录入信息无误,以便能够顺利的参加考试。

3、准考证打印。参加全国统考在职研究生考试须要携带准考证,所以一定要在考试前打印准考证。

4、复试调剂。初试考试经过后,在根据自己的考试成绩情况选择是否进行调剂,不管是否调剂,都需要提前做好复试准备。

5、参加课程学习。如果经过院校条件要求,可在录取后参加在职研究生专业课程学习。

6、获得证书。全国统考在职研究生毕业后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与学历在职研究生双证书。

附图:2019年研招网报流程图(统考)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关于在职考研报名和在职考研报名需要单位同意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内容来源于网络回答聚合,意为升本学子提供问答帮助,如有错误回答以及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处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在职考研报名

上一篇:中央财经考研(中央财经考研压分吗)                  下一篇:研究生专业排行榜(研究生专业就业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