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苏大考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苏大考研网是真的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考研都卷成这样了,苏州大学当然不简单考取苏州大学的研究生总体难度【很难】。
难道如下:
苏州大学是211大学而且排名靠前,而且苏州大学王牌专业也有很强的硬实力,所以报考苏州大学需要充分的准备而且要面对很大的压力、
2.苏州大学考研难么,考研难易主要看招生单位所处的地域、名气、排名等,因为报考生源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城市的重点大学都难考,而非重点大学则相对好考。苏州大学是【211高校】,所在城市位于【江苏】。
3.苏州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和报录比也是反映该校考研难不难的重要指标,点击可以查看【苏州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苏州大学考研报录比】
4.考研难易还要看各人的备考:如果备考充分就不难,否则就难。因为能否被录取是看初试和复试的分数排名。
但是苏州大学环境很美的
苏大的校园很美,古朴建筑中透出岁月的沧桑,阳光的学子们尽显青春与美丽,怎奈自己已经离开校园很多年。
宿舍环境很好,教室都有空调,周围吃的玩的很多,学生广场有好几个。
漫步在苏州大学,学校没有很惊艳的感觉,但是却有着古典美,这样那样的建筑倒是也契合文科气质。
还不错,排名挺靠前的。新校区宿舍比较好,老校区宿舍一般,但也刚装空调了。学校环境不错,蛮美得。
是。苏州大学考研网是由苏州在读研究生和博士生作为勤工助学项目创办的一个网站,包含苏州考研信息、专业课真题等内容。苏大考研数学是进复试,未经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一律不得参加复试。
苏州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很开心今年能上岸苏州大学的应用经济学,今天来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上岸的经验,希望可以让更多的学弟学妹们上岸苏大。
一、关于择校
我希望大家从看到这篇文章开始就考虑最后报考的大学究竟是哪所,而不是飘忽不定,对于择校很迷茫,一会这所一会那所。对于苏大,专业研究的方向涉及到很多个方面,很多人会因此感到犹豫,其实这个问题等到后面再考虑,因为考研的几个月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备考心情对效率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你不一定要选出一个自己以后研究的专向,你可以留1到2个作为备选,等到后面进了复试在慢慢考虑。
接下来说一下关于强势985和中上流211和中末流211区别,好学校肯定师资力量强但是分数线和难度一直比较高,中末流211分数线忽高忽低存在“捡漏”的可能,在考虑选择强势院校或者中流院校,要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对于自己考研的想法来,选择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学校压力会小很多。
2021年苏州大学统招8人,报考206人数,复试分数线362。
2020年苏州大学统招3人,报考444人数,初试录取最低分数线346分,最高分403分。
2019年苏州大学统招9人,报考410人数,,初试录取最低分数线333分,最高分373分。
二、初试经验:
(1)考试科目:
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一或 203 日语
3.数学三
4.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2)专业研究方向:
1.区域经济学
2.财政学
3.金融学
4.产业经济学
5.国际贸易学
(3)初试参考书目:
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马工程教材,《西方经济学》上册、下册,西方经济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第一版
(4)复试科目:
1.笔试科目
区域经济学(1方向)(笔试)
财政学(2方向)(笔试)
金融学理论(3方向)(笔试)
产业经济学(4 方向)(笔试)
国际贸易理论(5方向)(笔试)
(5)综合(面试)
(6)复试参考书目:
(7)金融学理论:
1.万解秋:《货币银行学通论》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2.乔桂明:国际金融学(第三版),苏州大学出版社,2017.1
(8)国际贸易理论:
1、张二震 马野青:国际贸易学(第五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2、冯德连:国际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3、陈颂 黄洁 卢晨: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年。
(9)区域经济学
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第三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
(10)产业经济学
杨公朴等主编:产业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财政学
(11)财政学:
《财政学教程(第三版)》苏州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第3版
(12)历年招生情况及复试分数线(单科线不对外公布)
三、备考经验:
1.思想政治理论:
政治我认为是考研科目里性价比最高的一门科目,你并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但是考个70分+是很轻松的,掌握正确的备考方法,事半功倍。
我的备考书籍有: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冲刺背诵指南以及肖秀荣、徐涛的押题卷。
考研政治不用过早开始,暑假开始就可以,基础好的同学八月底、九月初准备都是可以的,基础不好的同学建议七月就开始准备,后面的时间可以更多的留给数学和专业课。
接下来说说备考的一些方法,看两节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视频然后做精讲精练和1000题对应的部分,精讲精练这里也可以换成徐涛的书,排版什么的会更加有易读性。
建议八月底九月初把政治全部的内容学完,每天空余时间可以多翻翻自己的错题,以免学完之后全部忘记,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大家,要形成逻辑框架,尤其是哲学部分,尽量分类整理知识点,这些徐涛老师的视频上都会督促你的。
一轮复习结束以后,通过一千题复习知识点,着重看自己错题,十月跟技巧班,干货超级多!老师会从各个方面教授你政治得分技巧,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只要按要求来,轻轻松松拿下考研政治。
冲刺阶段,着重背诵冲刺背诵手册,每天一定要抽空把客观题的知识要点看一遍。起码看三遍吧,只要认真看也不用特别记忆,就能做题的。这个阶段有押题班,有时间的同学跟一下,没有的话把肖秀荣、徐涛的模拟卷选择题全部做一下,肖八只做选择就可以,肖四选择大题都做,大题主要是知道答什么原理,不要临近考试了还不会分析原理,不过你只要好好复习,这个不是问题。
2.英语:
考研英语跟四六级不同,没有听力也没有口语,对于阅读的考察方式也不太一样,所以四六级没有考好的同学也要对自己有信心,在剩下的时间里,你完全可以将英语提高很多的。
推荐书籍:张剑黄皮书。我知道市面上有很多书,也有很多模拟卷,但是我要提醒大家,模拟卷的质量远远赶不上真题的质量,把真题吃透比什么都强。
单词方面,每天都要固定时间背单词,哪一天也不要忘掉,你可以选择APP或者单词书背单词,APP的好处是会根据你的复习进度自动安排复习计划,缺点是电子设备会分散你的注意力,纸质单词书可以更投入地背单词,但是你要自己安排复习计划,否则会忘得很快,我个人比较懒,用的是软件。
接下来我将按题型分类介绍经验。阅读方面,每天都要保证两篇阅读,做完后看答案分析错误原因并将错误原因归类整理,可以打印表格记录,最后跟原文对照看翻译,没有必要手译。第一遍结束如果还是错很多,可以看一下阅读技巧课,这里推荐唐迟和陈仲凯老师。
完形填空方面,完形填空是一定要看技巧课的,看宋逸轩老师的课,可以保证六、七分这样,如果你英语基础不错九分、十分也是有可能的。
新题型方面,我没有特别推荐的老师,学弟学妹们可以多搜一下上岸学长学姐的笔记,我感觉总结的技巧很实用。
翻译方面,其实江苏地区的翻译平均分非常低,比起完形填空,我更建议没有时间放弃翻译,这部分要求很高,平时对照原文看一下翻译,长难句理解没困难就行。
作文方面,我不推荐任何现成的模板,我更推荐大家跟着一个老师形成自己的模板,这样以后无论遇到什么题材,下笔都不难,不推荐背诵王江涛作文书,一开始我也试着按他要求来,每天背诵作文,但是这样效率很低,占用背诵专业课的时间,极其不推荐!
3.数学:
数学想必是令很多同学头疼的一门课,数学确实是需要大家花费时间的一门,但是以前基础不好的同学也不要害怕,我见过许许多多大学本科期间挂科,但是考研期间一步一个脚印,最后140分+的,数学只要踏踏实实跟紧老师,掌握固定的答题模式,120分+不是问题。
备考书籍:武忠祥、李永乐的配套讲义,李永乐、李正元复习全书,李林全套,李永乐、张宇真题,模拟卷李林、李永乐、李正元、合工大。
先说说高数部分,基础阶段听杨超,强化听武忠祥,后期杨超老师有一个刷题班想要得高分的同学建议听一下,质量很高,武忠祥老师后期有一个专题课,跟强化课的很多内容相似,如果强化课掌握的很好、形成了自己的体系,那么可以不听这个课。
线代只需要听李永乐老师,无可替代的一位。
概率论这里我也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老师,方浩老师的卷积公式真的讲的很好,只不过他有很多地方会犯错,会迷糊而且很多人反映不适合基础不好的学生,很多人跟了余丙森,大家也可以试试。
4.专业课:
推荐书籍: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伯南克《宏观经济学》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
我本科是经济学专业,学过相关课程因此书本我只看了两边,第一遍一初次接触这本书的态度通读并划重点,第二遍只看重点,在对全部参考书有了了解后看视频,讲义上有很多经典例题,对于经济学的经典题目一定要弄懂,重点就那么多,只要你掌握了就能搞定大部分的分值,题目要做两三遍才能举一反三。
807的真题也是非常难找,我找了一些师兄师姐询问,又在网上大面积撒网地找,最后报了新祥旭专业课一对一辅导班,为的就是减少忙目复习,节省自己的时间。据说苏大出题的都是当年的青年教师,所以隔两年换一个风格,不同的人出题风格也不一样,我看真题的时候发现的确是这样,有时候全是论述简答,有时候很多计算,近两年又是名词解释,简答,计算,论述这种非常规整的格式,所以近两年的真题很重要要好好研读,可以发现类似的影子之前的更多就是让你练手,你会发现苏大出题的重点可以归纳,并不会让你漫无目的的学。我当时还觉得真题少,自己买了本名校真题大全解,包含了清北人央财对外经贸南开等等的,现在发现没什么用,你只要掌握好苏大的真题就行了,出题不会偏,也不想人大那样抓细节,所以大家不要担心,踏踏实实掌握好书本的知识即可。
首先是微观经济学,它是经济学当中的基石,复习好微观,有助于其他课程的快速推进。
参考书方面,应该先从高鸿业的版本看起,这可是今年一位专业课高分同仁推荐的哦,这本书会帮我们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你会感觉不难。
接下来就是马工程《西方经济学》,苏大规定的参考教材是一定要仔细研读的,大部分题都从这个上面出,不太可能会超纲,该教材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有更多的案例便于理解。
参考教材的研读是必须的,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早早开始,一句老话叫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是绝对没错的,我今年考研专业课132,就是书读了4、5遍的结果。
苏大有些年也会出一些超纲的题,据我查阅,是高级微观与高级宏观的东西,因此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能看看高级微观和高级宏观的就去扫两遍,这样出了超纲的题也不至于眼生,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就麻烦了。不过,依我来看,对于高微、高宏的东西,大家也不用太过害怕,研究生考试毕竟不会过分拔高,只要你前面基础扎实,有些东西尽可以自己推得出来的。
四、复试准备经验:
我虽然对自己的初试成绩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初试成绩一天不出来就一天不想复习复试内容,说到底就是懒吧。我是得知初试成绩395分+之后的第四天吧才开始准备复试的,这个成绩确实让我开心了好几天。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复试,得体的衣服还是要准备的,可惜今年还是线上复试,自己精心准备的衣服也没有太大用处。苏大复试是有指定的参考书的,一定要好好看,我在复试的时候就被问了好几道专业课问题,不管有多难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冷场。自我介绍最好既准备中文的自我介绍又准备英文的自我介绍,你也不确定究竟是让你用哪种方式自我介绍。
五、结语
其实在决定考苏大的时候周围很多朋友都劝我换一个更加稳妥的学校,但是我很欣慰的是不管在什么时候我的父母和我闺蜜都没有劝过我,他们一直无条件的支持我,大概是他们都知道苏大对我的意义,知道读研对我的意义,所以即使在我最艰难最焦虑的时候我唯一不曾变过的就是考上苏大这个目标,我相信“越努力就越幸运”,你也一定能收到苏大的拟录取通知的。
昨天刚刚出录取名单,很幸运,我的名字也在其中~兴奋的同时,忽然想发一个帖子,不是说介绍什么经验,只是把我所知道的信息传达给学弟学妹。苏大会计学硕士每年收的人都很少,信息也很匮乏,我也曾像你们一样经历过这种毫无头绪,一片茫然的时期,所以我希望能以自身经历能给你们一些帮助!
关于苏大考研录取情况
在我没考苏大以前就一直听说苏大复试很黑,我也为此担心过。不过,换个角度想,你觉得哪个学校的复试是完全透明的呢?而且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说,苏大复试还是比较透明的,没你想的那么黑,复试的时候会有老师在旁边记录,同时会有录音,对成绩不满可以申请调查!所以,不要因为这个而吓到。
关于初试的分数线,这个是一个不断浮动的线,没什么固定的说法。假如说今年收2个人,按照1:1.5的比例进面试,那么第三名的成绩就是初试线,这样说应该明白吧。然后苏大现在比较稳定的是每年好像是收2个人,14年和15年都是如此,16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关于初试的准备
我是3月下旬考试准备的,应该还是算挺早的,当时是和同学一起准备的,后来她不考了,打算找工作,就剩下我一个人。说实话,一个人自觉性会降低,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如果是,最好找个研友!我当时没有报班,因为我比较喜欢自己看,这个因人而异,不好说。我是比较喜欢自己看,然后上网找一些考研的视频,这样可以反复看,比去报班听老师讲解要有效率的多,当然,这只是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考研期间作息要规律,我一般都是6点30这样子起床,然后吃饭,8点一般是要开始看书了,中午11点多吃饭(建议错开下课高峰),接着午休1个半小时(不睡午觉,我下午绝对没精神,你们自己安排),然后2点多看书,5点30吃饭,晚上看到9点30(图书馆要关门)准备考研的时间非常长,将近一年,能坚持下来,你就胜了!下面说一下各门课程的准备:
数学:数学应该是里面最重要的一门学科,我当时的大部分时间就是花在数学了,首先,课本一定是要看的,至少2遍,我比较注重基础。然后是二李的复习全书,也是2遍,其实我个人觉得二李上面的题目有的比较难,超出了考试难度。所以你遇到不会的也不要太着急。
接着是真题,这绝对是重点中的重点!一定要重视真题,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训练,这样才会有效果。真题要多做,绝对有效果
英语:这个我可说的可能少一点,因为我自己本身英语不是很好,不敢瞎说。不过我推荐你们看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视频课,老师很风趣,讲课也很好,看了就会爱上!!还有就是真题,不要嫌我啰嗦,无论哪一科,真题都很很很很重要
政治:政治不需要准备太早,我好像是9月份准备的,背的风中劲草,多背背,政治大纲太厚,基本没时间看,然后做《肖秀荣1000题》,最后是《肖秀荣四套卷》,最后预测题挺多的,自己可以多找找
专业课:这门课程没有捷径,就一个字“背”,我当时比较傻,都不知道要背,最后2个多月才知道,然后就每天狂背,主要是孙永正的《管理学》,罗宾斯的可略看,我当时是没时间看,就没看。另外,就是在学姐那买的资料,也是狂背,总之,管理学想考高分,就要好好背
会计学考研的方法首先总的说上一句提纲挈领的话:专业的复习重抓教材和历年真题,多看多背细节和重点,多做多分析例题和历年真题。
跨专业的考生,先过了基础会计关,目标是对整个会计科目的名称、分类、和记账方法有了明确的了解,对会计的基本概念有个清醒的认识——这个必须在招生简章出来之前完成。基础会计学好后,方能进入中级的学习。下面就所有考生的专业复习做个大概的安排:
第一轮复习:以全面细致甚至前后对照的看为主,对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和解决。同时,要坚持每天看三个小时,最迟在9月底之前完成。一般是为时两个月。重点是抓基本概念、理论和操作,对一些特难点如税收、现金流量表等可以先做了解,到后期再解决。另外,建议跨专业的考生的在这轮复习中,能有课件作为辅导,以促进理解,巩固成果。
第二轮复习:教材、课后练习、内部练习册齐头奔进。看一章,背一章,做一章。每天三小时,为时一个半月,最迟在11月中旬(现场确认报名)之前完成。特别说明,无论哪本练习册的课后答案都只可供参考,不要太在乎一定要有个答案供参考,不要养成这样的思维定式;还有就是练习册上也不是所有的答案都正确,对于有争议的,建议考生以新书本、新准则的规定为准,养成做题与查找书本相结合的好习惯。
第三轮复习: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加历年真题的第一遍。对照08的内部重点和自己的复习心得,对课本上的重点和难点来次大清扫。然后,要完全脱离书本,按照年份顺序,逐年独立完成各年真题。为时一个月。如果各年真题能保证对上70—80%,那就说明你的专业前期的复习都完全到位了。如果此时你还能做到对书中的概念、理论随问随答,对书中的例题一看题目,随手做上,从计算到分录一气呵成。
第四轮复习:教材的再次详细看和真题的举一反三的分析。重扫教材中的盲点、重抓教材中的例题。同时,对历年真题至少还要做上两遍,同时要善于分析,要练成一看不定选择的题目,就能分辨它是属于多选还是单选,从而彻底的解决了专业测试中最头痛的问题。大家现在要做的就是跟我一样按部就班地复习,不要担忧太多,保持好的心态和心情。总之一句话,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各个学校的专业课是不同的,你百度查找一下08年的招生专业目录就有了。招生专业目录里会有详细的规定:考哪一科,用什么参考书,哪一个版本及复试的时候考什么。
备考心态
考MPAcc的过程没有那么痛苦,它相对简单,但是 不管多简单,不付出相应的努力,也不会得到理想的结果,因此对于考研这件事首先要有决心,做好以考研为主要生活事项的准备,并且一路坚持适合自己的计划。
这个考试当然也存在运气因素。不要为一次差的模拟过度难过和怀疑自己,记得总结;也不要为一次好的成绩轻视题目,除非你已经是上岸人
你我适合考MPAcc吗?
我自己觉得MPAcc与学硕或者一些其他专硕相比是略微简单的研究生考试。
首先体现在考试科目上, 只有管理类联考综合和英语二;其次,数学和英语的难度也都是比较低的类型;最后,逻辑和写作是考生普遍没有接触过的内容,考生多,因此竞争力也很大。
同时,大家应该听某些考研老师强调过, 这个考试是用来选拔管理人才的,考察反应能力、理解能力、还有善于做取舍等等之类的,这种素质可以花一段时间培养,但是我认为有些人存在这方面的基础,学习MPAcc会更轻松,也更适合。
当然,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会计专硕的学费相对高,不恰当理解的话,我认为学费和难度有一定互补意味,考虑MPAcc的同学也要注意学费问题。
我是文科生,在高中的时候就一直是语数外三科比较好,文理综一般,数学英语基础都可以,语文写作偏向结构议论文,所以自认为就比较贴合MPAcc的要求。
所以我觉得数学/英语基础好/不差,逻辑不差的同学在经过训练后都能在会计专硕上取得很好的成绩。
关于择校
这个经验我在录取后非常想和大家分享。
我最初择校的时候,因为对于考研规划不多,想选择一所普通的双非大学,但是因为家人反对,最后选择了一所不错的211。 但其实呢,如果你达到我说的上述条件(高中数学英语好,日常逻辑不错),是非常建议目标不要定低的。
但是,初试不成问题了,很多更好学校的复试对于专业要求也会更高,这时候就要考虑你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要综合评估你的选择,提升上岸率~
我的备考进度安排
大约整整半年时间,非连续,期间有干过其他事情。
5月
每天早上过英语单词(单词基础有)
抽空做数学题第一遍(《数学高分指南》)
做《逻辑精点(上册)》一遍
8月
数学知识点框架整理+数学题第二遍+整理错题
做《逻辑精点(下册)》一遍
9-10月
数学《历年真题集》一遍
逻辑《1000题》考前差不多刷完了
英语黄皮书一遍
11-12月
数学《历年真题集》第二遍+整理错题+复习错题本
逻辑《真题集09-20年》计时完成+重做和复习做过的题目
英语写作:听课+一周五篇左右练手(主要是真题)
管综写作:听了王诚老师的课+大概两天一篇练手(主要是14-20年的真题)
关于备考学习方法
学习MPAcc方法真的很重要! 不是一味付出时间和装模作样就可以学好的,我相信不管是三个月还是半年还是更久,只要端正了心态,理解了学习方法,都可以实现很大的成绩飞跃。
逻辑老师一直在强调,老师们已经研究这些知识点很久,不管你自己有着怎样的思路,或许也能得到正确结果,但为了高效地解题,你应该考虑学习老师的思路,用老师总结的方法来应对题目。
当时听过很多考MPAcc短时间逆袭的考试案例,我是相信方法有用的。 在备考过程,我没有做太多无用功,逻辑方面就是相信老师的方法,试着去理解他们的思路,你会发现做题真的更快更准。
数学方面我主要是靠刷题达到记忆知识点的目的,突出自己对为什么做错题的记忆,提高正确率;写作方面,信老师的话,就算只弄懂那几套真题,多琢磨,也真就够了(应试考虑)。
英语的话,首先基础要有(单词和阅读),我能分享的就是:英语二很多题目的选项和逻辑做题有很大的共通之处,就只是中英文的差距;再就是先读题目,再看文章,注意标注重点,这是我后边才发现的挺有效的方法。
关于复试
我的复试不太顺利,专业知识掌握得不细致,可以分享一点自己的感受。
MPAcc的复试需要提前准备的东西不多,知道自己目标院校的要求,就可以提前学习专业课,专业课扎实就是重点。另外,MPAcc的复试,很多学校,尤其是好学校,看重程度是超出初试的,这很可能使得我们前功尽弃。 好的初试成绩优势有局限,但也可以给你一定的优势,这时候咱们就要综合择校啦
关于培训机构
因为学校的支持,华章带给我的帮助,我非常感谢!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印象比较深的帮助:第一,是几次 模拟考试,帮助我对自己的认知更清楚;第二,是老师每天分享的 单词记忆和题目训练;第三,是听到 王诚老师的课程和少部分英语课程;第四,是考试的 重大时间节点的通知,使我没有误时,并且各类消息获取得非常及时。
我仅有的机构了解是华章,这方面我关注得少,对于需不需要机构的帮助以及机构的选择,大家一定要有深入的了解后再行动!
苏州考研考点如下:
1.苏州大学(干将东路333号东环路50号)
2.苏大独墅湖校区(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3.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吴中经济开发区龙翔路333号)
4.苏州城市学院(吴中大道1188号)
5.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苏高工校区(爱河桥路18号)
6.苏州技师学院(国际教育园北区学府路288号)
7.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吴中大道国际教育园南区)
8.苏州开放大学(干将西路1122号)
9.苏州科技大学石湖校区(虎丘区学府路99号)
10.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吴中大道国际教育园南区)。
考研考点分配原则:
1、如果你选的报考点是某个高校,比如你选的是江苏大学报考点,那不用说了,你考研初试的地点就在江苏大学的某个校区。
2、如果你选择的报考点是城市的某个区报考点,比如你选择的是沈阳的和平区报考点,那你考研初试的地点就在和平区的某个小学、中学里。
3、如果你选择的报考点是城市的报考点,比如说你选择的是济南的教育考试院作为报考点,那你初试的地点会在济南市内的某个小学、中学、职校里。
4、具体的考点分配基本是按照报考类型(是否为全日制)、考试天数、报考学校来区分的,比如说同样是报考北京大学考一天的和考两天的基本是不在一个考点的!
另外考研考场的分配方法是划分考研的考场、考点时先按照各省、各市进行统一划分,然后是按照学校进行划分,再次是按照专业进行划分。总之就是考研考场怎么分配对于考生的影响不大,考生只需要按照准考证所指示的前往指定考点进行考试即可,并且携带相关证件。
最后祝大家都顺利上岸!
苏州大学考研真题苏大提供。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苏州大学官网为广大学子提供考研真题以供参考学习和研究。苏州大学,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
苏大考研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苏大考研网是真的吗、苏大考研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内容来源于网络回答聚合,意为升本学子提供问答帮助,如有错误回答以及广告,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处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苏大考研 上一篇:公务员可以考研吗(本科考公务员可以考什么职位) 下一篇:考研划线(考研划线标准)